耒阳方言漫谈之十二:耒阳的特色食品(下)

标签:
耒阳的特色食品红薯圆子油煎粑里碱水搅里“清乐” |
分类: 学术 |

红薯圆子
绿豆糕
耒阳的“绿豆糕”(liu-te-gao)与普通话中所说的固体点心“绿豆糕”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是一种类似老豆腐的汤料食品,具体做法我已记不清楚,印象中是一种以米为主经过水磨的水粉,再上锅煮熟而成老豆腐状,冷却后被切成方砖般大小的块,放在冷水中保存。吃的时候,拿出一两块再切成指尖大小的小块,加入有肉末、油豆腐末、蛋花等的汤料中煮几分钟,就成了一碗香喷喷的“绿豆糕”。母亲在的时候,我每次回去,她都会做给我吃,令我至今难忘。
耒阳的农家点心中,除了“团里”(圆子),还有一种叫“搅里”(jiao-li)的,是一种米做的实心糕团,为何叫“搅里”,我说不出所以然。碱水“搅里”是用稻草烧灰浇淋滤出的水浸出的米磨成浆,然后上锅加热,不断搅拌(也许因此叫“搅里”?),直到呈固体状,再冷却搓成小圆球状即成。它吃起来有种稻草的清香。
“清
“清乐”(qian-luo),是一种羹汤。在我们乡下,是用鸡、鸭肉等熬出的汤做底料,然后把鸡鸭的内脏,包括心、肝、胃、肠等和鸡血、油豆腐等切得尽可能碎后,放入汤中煮熟,并浇以蛋花、加上葱花、姜末、胡椒粉等,以生粉勾芡即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糍粑是耒阳人过年时家家必备的点心,但不是耒阳独有的,所以不多说。印象深的是糍粑的吃法,除了蒸和煮,还有一种火烤法,小时候,我们用“线香棍”串起糍粑在炭火上煨,它会膨化开来,中心像一朵盛开的白花,吃的时候,里面还会冒出一股热气,令我们有一种另外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