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故事之十二——师大的先生们雷群明

标签:
王西彦与钱谷融王绍玺黄世瑜(郭豫适 |
分类: 照片 |
老照片故事之十二
——师大的先生们
【网管说有敏感词,只能删】
在师大读了5年书,得到许多德高望重先生的教诲,一直心存感激,却无由表示。在《一个人的博物馆》里,写了徐中玉先生、郭豫适先生,《老照片的故事》发了钱谷融先生,这里再把我存有照片的几位先生简介一下,作为纪念。
照片1是王西彦与钱谷融先生在交谈,拍摄于1993年1月20日,市委宣传部举行的春节联欢会。
王西彦先生给我们上过《文学概论》课,现在留下记忆的却只有1959年10月20日晚上,他在“鲁迅先生逝世23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那天本来是邀请复旦大学的蒋孔阳先生来主讲的,由于蒋先生病了,临时改请王西彦先生主讲,他讲的题目是“鲁迅对创作问题的意见”,谈了四个问题:作家的思想性、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材,人物。使我这个初次接触鲁迅的人感到新鲜。在学校时,因为我也有一个当作家的梦想,因此更喜欢作为作家的王先生,看过他的不少小说,其中他的长篇小说《春回地暖》,写的是我们湖南农村土改时期的事,乡土气息很浓,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曾经想写一篇书评向先生请教。后来系里开展“又红又专”教育,批判了想当作家、教授的“不红只专”思想,认为是“专业思想不巩固”,还带到了王先生,于是我赶快检讨,打消了写书评的念头。再后来,王先生好像离开了师大,专门搞创作了,我们从此再没有联系。
照片2是王绍玺先生与我们“反修班”部分同学的合影,是在照相馆里拍的。右起前排是我、王绍玺先生和他的女儿、吴妙琪,后排是李享顺、王文强、陈明淦、崔广韬。我们都是王先生指导的一个“反修课题”的作者。
照片3是2016年6月17日下午,王绍玺先生陪我去郭豫适先生家时拍的。.......
2009年6月,我们华东师大中文系1959级同学举行入校50周年纪念活动,5日下午,在中山北路老校区的工会俱乐部大厅,请了一些健在的老师参加,座谈交流。照片4是老师们与1班部分同学的合影,左起前面坐着的分别是黄世瑜(又照片5)、颜逸明、郭豫适、林常溱(又照片7)、潘以骥(又照片9与我)、汤逸宗、施亚西(又照片6)、钱谷融、徐中玉、濮侃(又照片8加郭豫适)、张友荣等老师。后排站的是1班同学雷群明、周南山、钱勤来、陈士杰、陈文富、陶宗泰、宋绍发、邢继祖、戴仲衡、孙龙基、沈永耿、吴妙琪、吴家儆。
老师中,除徐、钱、郭先生已有专门介绍,林常溱、潘以骥、张友荣原是我们年级的政治辅导员,后来,潘老师教过文艺理论,张友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4年级时到我班做学生,变成“同学”一起毕业。施亚西先生教我们写作课,师大中文系出了一个作家群,与她的功劳分不开。颜逸明老师教现代汉语,他与朱川老师的方言学是选修课,曾经是我的最爱,因为我想把自己的耒阳方言弄成一个“学问”,可惜后来改行了,未能如愿,把好不容易学会的国际音标也忘记了。黄老师教文艺理论,汤老师教中国现代文学,濮侃老师教现代汉语,印象中给我们授课的时间都不太长,但是,对我们的帮助却很大。
(2022-06-03写,07-31改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