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耒阳方言漫谈之十:端阳粽四处送雷群明

(2024-06-13 10:02:28)
标签:

“端阳节”

“粽里”

“端阳粽四处送

七月半的粽

纪念屈原

分类: 学术

   耒阳方言漫谈之十 端阳粽  四处送   

                    雷群明              

今年6月10日是端午节,凑个热闹来谈谈粽子。

耒阳话,粽子叫“粽里”(zong-li)端午节“端阳节”。我小时候在乡下,知道粽子用料大同小异,米粽居多,有富裕一点的人家会加上赤豆、花生、红枣之类,但是,哪怕很有钱的人家也没有包肉粽的;咸蛋差不多每家都会腌一点,也没人想到把它包到粽子里去当然更想不到会像现在的上海等地在粽子中包进去山珍海味等高档食料的。

   记得耒阳流传一句俗话,叫做:“端阳粽,四处送;七月半的粽,丢在地上狗嗅。”它说明,在耒阳,至少一年有两次吃粽子的日子也许有什么纪念意义,但好像都与纪念屈原先生无关 

   “端阳粽四处送;七月半的粽,丢在地上狗嗅。用耒阳话说起来是完全押韵的。zong(上声),“song(上声),“嗅”是xiong(上声)。“四处送”就是到处送的意思。说的是端阳节包的粽子,大家会互相赠送,有的甚至送到外村的亲戚朋友家这时的粽子似乎是一种友谊增进剂。至于为什么如此,我也说不明白,期待高人有以教我。

“七月半的粽,丢在地上狗嗅。”即“不”,读“恩(n)”。说的是农历七月半包粽子,不但不能送人,就是丢在地上,狗连闻都不想闻,更不要说吃了。   

 农历七月半,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鬼节”,因来源和内容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节”或“盂兰盆节”。“鬼节”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整个农历七月,有的说是七月十四或七月十五。而在耒阳,则只叫“七月半”,时间是七月十一到十五。这五天是死去的“爷爷、奶奶(jiajia-lengleng)回家(dao-ju)的日子”。十一是“迎接”,十五是“送别”,中间几天由各“有关单位或人士”轮流接待。“送别”这天,有些村子会举行仪式,在村外架起柴火,燃烧纸钱,摆上鸡鸭鱼肉和点心(其中就有粽子)等祭品,作“打发”(即馈赠)先人的礼物。虽然“回来”的都是死去的亲人,但毕竟是“鬼”,所以大人总是特别叮嘱,晚上小孩子不要轻易出门,以免碰到不相干的鬼,招致不幸。“鬼节”包的粽子已经作为礼物“打发”给了死去的先人,难免也会沾上“鬼气”,所以就绝对不能送人了。

                            2024-06-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