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藏,挑战高原,赏大美风光,是梦寐已久的事了。暑期利用休假机会拽上向阳德俩人和西宁2位朋友会合开始了青藏自驾游,圆了多年的梦想。8月7日出发16日返京,来回双飞落地自驾,历时10天。高原风光实在是美,初入佳境,咔嚓咔嚓紧按快门已成习惯性动作,逐渐审美疲劳,拍的就少了,但还是收纳了上千张片子。如何分类是件头疼的事,省点儿事,先一地儿挑两张以拍摄先后顺序分享如下,看情况如大家喜欢再按景区分享。
1、日月山,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藏语叫“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2、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此行幸运地赶上了油菜花末期,还是很黄很暴力。

3、青海湖仙境般的牧场,牛羊因啃食盐碱地的牧草而肉质滑嫩,无膻气。

4、沙漠红柳。藏族老百姓又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红柳亦称柽柳,落叶小灌木,叶绿花红,枝叶可供药用,为沙漠盐碱地造林树种。沙丘下的红柳,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

第二天在格尔木休整,参观了胡杨林。格尔木胡杨林位于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托拉海牧业社境内,在格尔木市以西约60公里之处,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杨林。胡杨林南靠巍巍昆仑山脉,北面是茫茫戈壁盐滩,夹在其中的沙漠化地带里,因此尤其显得珍贵。
5、

6、格尔木市南边的昆仑山脉。

第三天穿越可可西里。这一天全部处在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4600米。行程穿越了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以及楚玛尔河、沱沱河,雪山总能在你的视线中不时出现。穿越可可西里可能最想见的就是藏羚羊及野驴了。今年CCTV全程记录了藏羚羊迁徙的壮观景象,我们此行已经错过迁徙日期,因此所能见到的都是散兵游勇,且不常见并离的非常远,想把它们拍大拍实,着实不易。
7、

8、

9、藏羚羊。

10、野驴。

11、楚玛尔河。

12、“天路”桥梁。

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我经历的最高峰。为纪念穿越高峰,临行前我们做了一个计划:在唐古拉山口抽一支烟、喝一杯酒、撒一泡尿、照一张相。计划一一落实,烟没少抽、像没少照。
13、

14、

15、第三天晚住那曲。第四天继续穿越可可西里向拉萨进发,沿途所见雪山。

16、尽管青藏公路紧傍“天路”,但是沿途火车并不常见,因此就不难找出进藏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原因了。

17、

18、

19、为避免走回头路,拐道顺游那木措。前往那木措需穿过当雄城区。当雄县市景。

20、那根拉山口经幡。前往那木措必经那根拉山口,山口海拔5190米,是拉萨到纳木措的最高点。

纳木措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意为“天湖”,海拔4716米,为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措”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那木措就是那木湖。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每个到过纳木措的人,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站在纳木措湖边,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人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头顶深邃而疏朗的蓝天,与纯净的湖水浑然一体,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深邃如墨一样的蓝黑,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都说“水至清则无鱼”,那木措的水清澈见底,但湖里的小鱼却是成群结队。
21、

22、

23、

24、从那木措返回时所取路景。

25、看似像一人头,觉得有趣,在高速行驶的车内抓拍了一下。

26、念青唐古拉雪山。“念青”藏语意为“次于”,即此山脉仅次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最高,海拔7111米。

第五天畅游拉萨。参观布达拉宫、拉萨河及拉萨市区。参观布达拉宫现在已经实名制,需提前预约,持票验证后才许可进入。在室外才允许拍照,室内禁止拍照!试图违禁相机有被扣留的风险,需要上千元才能赎回,还是做良民吧!除非你对藏传佛教有深厚的了解,否则游布达拉宫还是请一位导游讲解吧,不然算白逛了,除了看到满眼的金碧辉煌,你会一无所获。
27、布达拉宫天黑后即开启夜间照明,一直亮到天明,非常漂亮。我们此行赶上60周年庆典后,有些布景尚未拆除完毕,有碍观瞻,真是没办法。

28、

29、拉萨河及拉萨市景。

30、

31、第六天从拉萨前往林芝。前往林芝走川藏线,必经米拉山口。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这也是我此行中经过的最后一个高海拔之处了。

过了米拉山口会到一个大家都喜欢驻足的景点,即“中流砥柱”。该景点西侧山坡山奇石异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坡下则是尼洋河,水势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中流砥柱”就屹立在河的中央。
据当地的长者讲,此大石为“贡色德姆”修身养性坐禅念经时的座椅,“贡色德姆”的主庙修建在林芝米瑞乡境内,此大石就被当地人供为“守护神”。每逢佳节或农闲时,周边群众就来此朝拜,以求世间万物生灵平安、吉祥。
与“中流砥柱”的神奇相比,我倒喜欢尼洋河的河水。除了在贵德见过碧绿的黄河水外,这是我第一次见过的蔚蓝的河水。我见过多瑙河的浑水,导游讲多瑙河只是在情人们的眼里看是蓝色的,如果施特劳斯见过这样纯净的水会怎样谱曲呢?
32、

在“中流砥柱”稍事停留,即匆忙再奔征程。看看天色尚早,到达林芝尚有充足时间,即拐道直奔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错高湖,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错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湖面海拔3700米。
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为人所知的风景区之一。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碧蓝如洗的天空倒映在湖面上,景色美不胜收。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
33、

34、

35、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或许该教崇拜生殖器,反正在寺庙门口两侧各摆一具男女生殖器模型。

36、从巴松措返途中所拍路景。

37、第七天从林芝走川藏线游鲁朗,沿途所拍尼洋河风光。

鲁朗位于距林芝地区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中途需翻越色季拉山(山口海拔4728米),以鲁朗林海著称。站在盘山道边居高临下观望,欧式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到鲁朗不吃石锅鸡是一件遗憾的事,石锅是用一整块石头掏空而成,鸡则是当地藏民养的土鸡,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人参、藏贝母、百合、枸杞等药材慢慢地炖,绝对是人间美味。
38、

39、

从鲁朗返回后看看天色尚早,又去游了嘎定沟(又名卡定沟)。“嘎定”在藏语中意为天上人间,景区确实很漂亮,但是范围不大,绝对可当做填补空闲的行程。沿着沟谷小路前行,伴随的是潺潺流水声,转过一座小桥,忽见200多米落差的银练从天而降,这就是卡定天佛瀑布了。瀑布正对面的峭壁上,显现出一只巨大的苍鹰图画,巨大的口中,叼着一枚宝珠,人们叫“巨鹰献宝”。峭壁上类似这样的东东有很多,像观音、女神、酥油灯等,给人一种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自己探寻去吧。
40、

41、

第八天游大峡谷。提起大峡谷,大家都会想到曾看到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图以及奇骏的南迦巴瓦峰啦。但是看大拐弯需要充足的时间,欲识南迦巴瓦峰真面目更是可遇不可求,您别在我的图册中找了,俺没这个机缘。
42、途中经过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尼洋河水湛清蔚蓝,雅鲁藏布江水浑如黄河,交汇处泾渭分明。

位于丹娘乡雅鲁藏布江北岸有一沙丘叫佛掌沙丘,因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突兀的地貌景观。雅鲁藏布江米林县境内,这一沙丘的规模仅次于卧龙大沙丘。
43、

44、雅鲁藏布江水绕山转。

45、游大峡谷盘山道。

46、峡谷人家。

47、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南迦巴瓦峰侧影。

48、峡谷农田。

第九天,冒雨转山。转山是朝拜神山最虔诚的方式,依照藏传佛教的解释,转神山1圈,可洗清一生的罪孽,转10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受下地狱之苦,转108圈即可今世成佛。藏传佛教和印度教转山是按顺时针方向,而苯教则是按逆时针。咱没那么多时间,当然就挑离自己最近的比日神山去转。
比日神山紧邻林芝市区位于东南,是西藏本土教苯教的四大神山之首。比日神山上树木是歪曲不正的,传说缘于一场宗教保卫战。另外,比日神山上有中国第二大自然博物馆,也可一看。从山腰俯视,可观林芝全貌。
49、山上经幡密布,都是转山人挂上去的,祈福安康以及表达对神山的敬仰之意。

50、

51、俯瞰林芝市区。

转山一圈后转游措木及日。措木及日位于林芝地区八一镇西北方向24公里处,海拔约3400米。山顶有一湖,名曰“冰湖”。湖区以冷杉和金竹为主的原始森林保护完好,上山沿途景色优美,风光秀丽。据当地人讲进山原本是不收费的,但现在已被藏民围起收费了,给多少?砍价!
52、

53、

54、第十天,回京。被买了个头等舱,航拍片子若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