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莫扎特不属于萨尔茨堡(中东欧漫游三)

(2017-06-11 21:58:24)
标签:

莫扎特

萨尔茨堡

沃尔夫冈

霍亨萨尔茨堡要塞

奥地利旅游

分类: 旅游


    如果莫扎特并不属于萨尔茨堡,是的,当然。莫扎特属于全世界!

如果莫扎特不属于萨尔茨堡(中东欧漫游三)

    有一句玩笑话:巴洛克时代的东西不会变。用这句话来形容萨尔茨堡再合适不过了。从卡布钦山kapuzinerberg)俯瞰整座城市250多年前莫扎特生活的时代相比,变化甚微。尤其是在清冷冬季的早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上空无一人,沿着凝结冰霜的蜿蜒小道慢慢往山上走去,世界静谧得只有沙沙的雪从树杈上抖落的声音。太阳几乎懒惰得在早上八点钟的时候才升起来,橘红色的光芒最先投射在怀抱着老城的群山的山峰上。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阳光正好照在全城制高点——壮阔的萨尔茨堡要塞上。教堂的钟声永远最准时。一层薄雾则仿佛将眼前的视界隔成两道景观,二分之一的天空蔚蓝、雪山巍峨,二分之一的城市冒着人间烟火正在渐渐苏醒。

如果莫扎特不属于萨尔茨堡(中东欧漫游三)

    做完山间的晨练,再去南岸老城区造访莫扎特出生地故居,时间上刚刚好。粮食街9号,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就出生在这里。故居博物馆展示了莫扎特童年的生活情况。故居内陈列着莫扎特孩提时代用过的小提琴、他的古钢琴、乐谱、肖像画以及一些信件,还有头发(故居博物馆禁止摄影)。


   17、18世纪,不论萨尔茨堡在任何其他地方有多粗俗落后,但在音乐方面可以算得上是那个时代欧洲较为领先的城市了。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1719-1787)就是一名来自巴伐利亚的令人尊敬的作曲家和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他父母原打算让他终生从事宗教工作,但他违背了父母意愿,以音乐为职业,参加了萨尔茨堡大主教合唱团,后来提升为合唱团副指挥。他的《小提琴演奏法》(1756)一直公认为最重要的乐器法作品之一。莫扎特的母亲玛利亚·安娜·佩尔特尔来自于沃尔夫冈湖区。们结婚后生了七个孩子,只有两个——姐姐玛利亚·安娜和比她小四岁半的弟弟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长大成人。两个孩子在孩提时代就被“萨尔茨堡神童”“萨尔茨堡奇迹”。

如果莫扎特不属于萨尔茨堡(中东欧漫游三)

    最具传说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譬如3岁时小莫扎特就会弹钢琴和谱曲了;不到7岁时,从未接受过小提琴任何训练的他就能演奏小提琴三重奏曲;莫扎特的父亲带着莫扎特姐弟俩进行泛欧旅行,向公众展示整个欧洲乃至全人类都不得不为之称赞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据可靠记载,早在沃尔夫冈10岁之前,他就已经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柱了。莫扎特传的作者杰里米·西普曼指出,正是这个孩子给他的家庭,尤其是给他的父亲赢得了名声和财富;正是这个孩子给他的父母带来了舒适感和安全感;正是这个孩子给他们提供了无数意想不到的良机,开启了进入帝王将相社交圈的大门。


    事实上,沃尔夫冈也为音乐神童的名声所累。从我读到的史料看,莫扎特的父亲是成功的“音乐神童”的经纪人,他像牧羊人豢养着羊一样,以致到了法定年龄,沃尔夫冈依然无法独立自主。几乎贯穿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评价显示——莫扎特永恒孩童的形象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但这一概念也带有“永远不会长大的天才”的意味。我以为,这在之后他与父亲决裂,离开萨尔茨堡,以及婚后生活的入不敷出,都有一定关联。


    在莫扎特声像博物馆听完音乐,我买了几张明信片和冰箱贴,决定暂时离开一下萨尔茨堡。我和小麦乘坐中午的BUS前往圣·沃尔夫冈。这个临时兴起的念头,可能缘于莫扎特名字中的“沃尔夫冈”词缀,也源于参观故居时才了解到沃尔夫冈湖区是莫扎特母亲的故乡,即便是传记作家也极其吝啬在书中关于这位母亲的笔墨——她在陪同莫扎特去往巴黎旅行演出的途中病重过世,那一年莫扎特22岁。


    在从巴德伊舍来萨尔茨堡的路上,我们早就瞥见了冰封的湖区。这一次只是沿着来路往回走一段。夏天,前往这个目的地的游客大多数都是《音乐之声》的拥趸,在沃尔夫冈湖区的夏夫山上可以重温“玛利亚修女带着孩子们唱哆来咪”的经典印象。可冬天,那里则变成了滑雪滑冰温泉度假的天堂。圣·沃尔夫冈小镇反倒显得空荡荡的,近半数商家都歇业了。人们全都跑到冰面上去了,甚至在冰上摆了桌子椅子喝起酒来。


    在莫扎特故居的不可言状的压抑感在沃尔夫冈冰湖上得到了释放。

如果莫扎特不属于萨尔茨堡(中东欧漫游三)

    我们几乎踩着汽车时刻表上末班车的点回去的。对了,我们就住在HOTEL MOZART,酒店前台为我们准备了音乐会的各种信息。每年一月,在莫扎特诞辰的时候,萨尔茨堡都会举办莫扎特周。今年的莫扎特周是1月26日至2月5日,各种独奏音乐会、室内乐、合唱及管弦乐队演出绝大多数的门票早就被预订一空了。还需要预订的常常是拥有特色美食的餐馆。


    这一次在奥地利旅行的时候,天气都很不错,我流连于萨尔茨河畔。几座河的桥梁各有特色,比如马卡特桥上挂满了同心锁,成了很多游客聚集的一处“人造景点”。我更喜欢建于1903年的莫扎特铁桥,它连接着莫扎特广场,几乎正对萨尔茨堡要塞

如果莫扎特不属于萨尔茨堡(中东欧漫游三)

    霍亨萨尔茨堡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建于1077年。历代大主教和君主都曾居住在这里并对其不断的扩建,直至15世纪末,终于将其建设成为一座强大的防御设施和主教官邸。难得的中文语音服务不仅为游客讲述要塞的历史,也将“盐堡”萨尔茨堡的历史娓娓道来。你可以在岗楼俯瞰城市全景,也可以去参观临近的诺恩伯格女修道院、老城核心区域的大教堂、圣彼得教堂和圣方济会教堂。


    欣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你也可以坐在广场咖啡馆里。一边是隔着玻璃感受阳光下的人来人往,一边儿是咖啡+萨赫蛋糕(Sachertorte)的慵懒下午茶时光……


    很多人说萨尔茨堡是莫扎特之城,我却不以为然。按照莫扎特自己高傲的表达,他讨厌萨尔茨堡——他讨厌那些粗俗懒散、行为不羁的宫廷乐师他认为诚实而有教养的人根本不可能与他们同流合污、苟且偷生。因此他后来把在维也纳生活的些年认为是最快乐的时光很多游客当然也不会错过位于维也纳圣·施凡特大教堂后面那条胡同里的莫扎特故居,他在这里创作了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可惜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只活了35岁,他生前最后的创作是《安魂曲》——简直像是为自己所作。死后他被合葬在圣·马克思的普通公墓里,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尸骨的确切位置。


    今天,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作曲家之一,他在作曲家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一股修正力量,贝多芬、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柴可夫斯基等人都受其影响。他的影响持续至今。因此,奥地利国宝当然要属莫扎特,可莫扎特又绝不只是奥地利国宝,绝不只是印在咖啡馆、巧克力、漂亮手信上的那个形象的商品。


    如果莫扎特并不属于萨尔茨堡,是的,当然。莫扎特属于全世界!

 

TIPS:

莫扎特出生地博物馆10欧

莫扎特出生地故居(粮食街9号)和第二故居(马卡特广场8号)联票17欧

萨尔茨堡—圣·沃尔夫冈,公交150路换乘546路,往返19.4欧

霍亨萨尔茨堡要塞9.2欧

 

参考资料:

《莫扎特传》(英)杰里米·西普曼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2017.6.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