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
(2016-03-05 22:18:48)| 分类: 杂谈 |
Selina宣布离婚。
一早腾讯新闻弹出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讶异。讶异的不是离婚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在大家看来,烧伤事故发生后,阿中始终陪伴Selina左右,最后迎娶成婚,好丈夫的形象因此深入人心,怎么美好剧情就反转了呢;如果要联想,我马上想到的是“艳照门”事件之后的张柏芝与谢霆锋。结果不言而喻,以至于很多小年轻唏嘘感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其实这无关爱情,倒有点像“俄狄浦斯”情结,或者说,这不过是一种逻辑学的“证明”。中国人喜欢说“患难见真情”,主人公也愿意“自我催眠”,同舟共济渡坎坷,必须得做到“不离不弃”啊。可真实的生活未必都叫人皆大欢喜,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利,何况修正当初的决定。
事实上,人们并不真的关心导致离婚的原因——原因不外乎就那几种。人们可惜的是,既然是当初辛苦证明的,那意义何在。我觉得,无论那意义值几两银子,都在其时。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哲学老师没教过你吗?于是我脑洞又开了,“好男人曾小贤”爱情长跑了十三年,结婚一年便离婚了,不也是为了证明“咬咬牙就能陪你修成正果”,也能证明“他妈的男人有时候其实不过是个冲动的小孩子”吗。
如此看来,承诺也好,誓言也罢,不过是预支的证明。证明是真,或者结论是假,又如何呢?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朋友失恋了便抱怨,“我再也不愿意回到过去,那段时光如今看来真是一场噩梦。”恕我直言,说的好像你还能回到过去似的。这段感情看来确实糟糕,但更糟糕的是多少那些当初好的“要死要活”的恋人在分道扬镳之后还要诅咒谩骂对方,似乎在证明一切都错了,还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黑格尔说,存在即为合理。在你看来错误的时光当时却是美好的时光,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好像《心花路放》里傻乎乎的黄渤说,“阴影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每个人曾经的过往都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无论是幸福时刻,还是痛苦时分,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抹去。
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的更直接。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所以爱情故事,无论是悲剧、喜剧、荒诞剧,都有它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放在十年前,我可能会感慨所有关乎爱情的误会宜被解开,可搁在今天,我会说没有误会哪来的爱情?《傲慢与偏见》是解释这种倒错关系的最佳文本。
与其纠结解不开的结,不如抬头向前走。就连“证明”也变得毫无意义。米兰昆德拉最近那本我特别喜欢的小说叫做《庆祝无意义》。
每个人都有不能说的秘密。内心的煎熬,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会体会。抱歉我又乱入了另一部电影的台词。
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活得有多好的人,其实还没能走出自己的阴影。就像有的人喜欢疯狂地晒朋友圈一样,因为极度不自信,等着大家帮忙点赞。过去我老妈也有这坏毛病,吃了什么,去了哪里一定要拿来与人分享。后来她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哪有很多人真能分享你的喜悦。这回她去台北旅游就学聪明了,没发一条朋友圈,没晒一张图——她在努力学习体会和享受旅途,老实说纠结怎么拍照发朋友圈那多干扰。几年前我为她写的《面子与旅游》可以撤回了。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你想要证明什么?有什么值得证明的?一个永不变心的爱人?还是“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你有兴趣吗?
我没兴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