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2014-04-16 09:22:49)
标签:

宫崎峻

高畑勋

天空之城

起风了

吉卜力

分类: 杂谈

  《起风了》是宫崎骏的告别之作。尽管当年在发表号称封笔作品《幽灵公主》后,宫崎骏给我们带来过《千与千寻》的复出惊喜,但考虑到老爷子已经73岁的年纪,“铁粉”感情上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接受老人家退休的现实(事实上这是他第五次向外界宣布自己退休了)。我从1994年开始接触宫崎骏与“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作品,在今天这个时候特别想对老爷子说一声“谢谢”——和你的动画作品在一起,我们一起度过了二十载。
在我心中,有个特别的排行榜,对钟爱的作品有不得不说的话题。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我将《天空之城》放在宫崎骏所有作品的首位。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天空之城》永远是我的最爱。这部电影上映于1986年,而我却是在1994年看到它。如你所知,1986年我才三岁,我哪怕就是生在日本,也很难赶上它的首映。不过等到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很幸运赶上全年级被组织去电影院观看《天空之城》。我依然记得那一天有明媚阳光,我们有组织有纪律列着长队走进电影院,看完后男生和女生手牵手依然排着长队走回学校。从这画面你可以大致获得如下信息:当时看动画电影是很不错的课外活动,在没有喊出素质教育的年代,其实我们很有“素质教育”;其次,男生和女生是可以手牵手的,一点也不封建;然后,电影院离学校也不远,就是几条马路的事儿——当时世界很小,学校、家、电影院就在一簇地方;最后,我想说,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连各种记忆的边角料都能曝光出来。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当然我更记得飞行石,天空之城“laputa”,长胳膊的机器人,怪咖强盗奶奶、“毁灭”的咒语以及久石让的音乐。后来在我的青春岁月里,我又无数次地回看这部电影,每一次都深为感动。干净的画面,跌宕的叙事,男女主人公的纯粹,以及电影对科技与人类命运的探讨,都相当完美。当然,你不能要求八十年代的日本动画片的画面能有多精致,但将那种流畅的画风搁在今天,依然不显得过时。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宫崎骏式”的,即动画原作、脚本、监督(导演)均是宫崎骏。尽管《天空之城》的票房在宫崎骏的所有作品中排名并不靠前,但这恰恰是很多经典作品的现实遭遇——它们有时候是超前于时代的,或并来不及得到当时代的承认。但无论如何,宫崎骏的动画事业开始“发力”——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他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黄金时代”。而我们的福音是,一部部高质量的影片脱颖而出,伴随了我们的青春成长。


  《风之谷》是宫崎骏的代表作。它的上映时间比《天空之城》更早,在1984年,而我则一直到1998年才有机会接触它,并在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追随“吉卜力”公映的每一部动画影片。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1998年中学毕业的暑假,我在北京参加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儿童漫画》和《漫画大王》编辑部与中央电视台动画部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少年漫画夏令营”。主办方开展了各种高质量的参观、观影、讲座活动。而观影第一场便是“向宫崎骏致敬”——播放其代表作《风之谷》。很可惜,九十年代的中国动画事业,远远落后于日本动漫,并有被进一步拉开差距之势。除手冢大师、宫崎骏外,以车田正美、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高桥留美子、筱原千绘为代表的日本漫画家的作品已经逐渐占领了中国市场。《风之谷》和很多“吉卜力动画”中“不着痕迹地刻划环保概念”正是其动画片的鲜明特点,特别在之后的《幽灵公主》达到高潮——中国电影的教条说理在宫崎骏电影“于无声处”前完败。


  《龙猫》不可能跌出三甲。想象力是动画片的生命力。无论动画技术以及之后的3D技术多么纯熟,如果你只能拿《西游记》故事做文章,只能证明你在想象力上的贫乏。这一点“吉卜力”和美国“迪士尼”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龙猫”作为“吉卜力”的标志,简直就是划时代的产物——这是宫崎骏动画王国“生造”出来的众多“角色”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其实类似配角还有很多,如猫巴士、狐松鼠、小树精、“无脸男”、小煤灰等等)。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龙猫”更像是孩子们无邪世界的“嘉宾”——在自然田间,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下”有那么一个奇幻世界的存在。这不仅是宫崎骏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更是写给城市人的童话——去重拾美好。我们的想象力在哪里?我们的“有趣”在哪里?宫崎骏做到了,正如他所言,所谓“有趣”就是做世上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电影和动画片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造梦装置,两者的结合为我们谱写了美好的梦境。那些年,日本动漫的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在我们这儿,动画片更像是画给幼稚园儿童看的。可宫崎骏和“吉卜力动画”不同,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这儿获得某种心灵的静谧。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千与千寻》让宫崎骏拿到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站在了世界之巅。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电影上映于2001年,全球票房两亿五千万美元。这是宫崎骏首次使用电脑动画技巧的电影,制作周期长达三年。而《千与千寻》的手稿数量就高达十一万张。所以,我无需对电影本身再表达怎样的溢美之词,整个“速食时代”都应该向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对待事业的态度表示敬意;我个人很愿意推荐另一部宫崎骏动画短片《ON YOU MARK》,作为参考。这部“吉卜力实验剧场”的无对白电影是在1995年《侧耳倾听》上映时一起公映的,确切的说那是当红乐团“恰克与飞鸟”名为《ON YOUR MARK》的歌曲MV。虽然只有短短6分半,但该有的宫崎骏元素——环保、少女、飞行——一点不少。无论是用6分半还是两个小时,宫崎骏都有足够能力讲好故事。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宫崎骏的电影元素中最具鲜明色彩的其实是“飞行梦”。从《风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到如今的《起风了》。这之间表现最出色,又略带自嘲性质的作品其实是《红猪》。在《红猪》的世界中,各种飞行器并非凭空捏造——改良版的Savoia S.21的原型和马基Macchi M.33都是“一战”时期意大利的水上飞机;而1937年,意大利设计师卡普罗尼设计的双发动机运输机CA.309就有一个小名叫作“Ghibli”,意为“沙漠里的热风”——你似乎已经窥见“吉卜力”的由来了吧。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老实说,在《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之后,宫崎骏是在走“下坡路”的。无论是《哈尔的移动城堡》还是风格骤变的《悬崖上的金鱼姬》都没能达到“宫崎骏”粉丝的期望值。当然,宫崎骏的金字招牌仍然是票房保障。我们仍然锲而不舍地等待一部又一部“吉卜力”作品面世,有时也会拿《地海传奇》来吐槽“后继无人”。二十年后,“宫崎骏时代”理应画上完美句号了。因为在“后宫崎骏时代”,选择过于单一也是可悲的,就像骨灰级的动漫迷也不会期望动漫事业一直停留在“手冢时代”吧。(让我感到格外惋惜的是近藤喜文,还有今敏,他们都在正当年的时候离世)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

  二十年后,我也已经不再是那个摆弄飞机模型和疯狂热爱动漫的毛头小子了。但我还是会经常拿出宫崎骏的作品来欣赏,对新上映的“吉卜力”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鉴赏。我还是需要和这位老朋友经常谈谈心,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重拾一些回忆和美好。
  借用宫崎骏在《红猪》上映时说的那句话:“当一个男人步入中年,他就已经成了一只猪。”这是多么危险的信号——“不会飞的猪,就仅仅是头猪而已。”
  与你在一起二十年,我也想问我自己,我更懂得飞翔了吗?或许,没有翅膀的飞翔,比天使的姿态更接近天堂。

 

附:宫崎骏与“吉卜力”作品表
1984年:风之谷(导演:宫崎峻)
1986年:天空之城(导演:宫崎骏)
1988年:龙猫(导演:宫崎骏)
1989年:魔女宅急便(导演:宫崎骏)
1992年:红猪(导演:宫崎骏)
1995年:ON YOUR MARK(导演:宫崎骏;短篇)
1997年:幽灵公主(导演:宫崎骏)
2001年:千与千寻(导演:宫崎骏)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导演:宫崎骏)
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姬(导演:宫崎骏)
2013年:起风了(导演:宫崎骏)

 

其他“吉卜力”主要作品,但并非宫崎骏执导的,也常被张冠李戴在宫崎骏名下。(我个人非常喜欢《听见涛声》、《狸猫大战》)
1988年:萤火虫之墓(导演:高畑勋)
1991年:岁月的童话(导演:高畑勋)
1993年:听见涛声(导演:望月智充)
1994年:平成狸合战(又名《狸猫大战》、《百变狸猫》,导演:高畑勋)
1995年:侧耳倾听(导演:近藤喜文)
1999年:我的邻居山田君(导演:高畑勋)
2002年:猫的报恩(导演:森田宏幸)
2006年:地海传奇(导演:宫崎吾郎)
2010年: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导演:米林宏昌)
2011年:来自虞美人之坡(导演:宫崎吾郎)
2013年:辉夜姬的物语(导演:高畑勋)

 

2014-4-14
2014-4-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