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盖不上的锅盖

(2013-01-14 11:56:18)
标签:

pm2.5

柴静

《看见》

孤岛

空气质量

分类: 杂谈

  18岁的时候,我一个人屁颠颠地跑去西藏,路过德令哈沙漠,去往格尔木市的火车上,遇到一个大我几岁的姑娘。姑娘大学暑假回家,买了站票,嘴很甜地挨着对面的座位与我聊天。她问我,为什么去西藏。我答不上来,就是想去呗,那些我没去过的外面的世界,那时候对我充满了吸引力。她说,西藏的天空蓝得很,很纯净的蓝,为了这样一个目标,去那儿都值得。
  是啊,很多年过去后,跑过的远方越多,我便能记得这个世界上有些地方的天空是湛蓝湛蓝的,有些地方的空气让你忍不住想要多几回深呼吸,可是这些所谓的“地方”都不在生我、养我的脚下这片土地上。抑或说,曾经我们也共同顶着一片纯净的蓝天,只是今天,一个高频率被提及的词——“霾”将我们完全笼罩。
  北京的PM2.5据说近乎“爆表”,其近年来的空气质量每况愈下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倘不是定睛看一下PM2.5的确切数值,我们还不曾如此震惊。无论是数值500,还是900,或是几乎达到1000,我只想说一句,世卫组织的标准是30。30啊!所以如果严格按世卫组织的标准,我们的城市空气质量合格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数。我也早就写过一篇文章(详见2012年11月16日的《今日空气质量——良?》),指出过我们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在我们认为空气良的时候,可能只是在我们退而求其次了不要再次的标准下的一种自嘲,当然这比完全的“掩耳盗铃”要强一点。所以2011年世卫组织毫不客气地公布了一个世界城市空气质量的排行榜上,我们可以看见1099个城市中北京排名倒数,位居1052名。当然,上海也没好到哪儿去,995,的排名,连拉萨都只有906,我们的城市全都处在五十步笑百步之中,因为按那份报告,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海口排名都在世界800名开外。
  这像不像是另外一场的“生化危机”呢?我为什么说是另外一场,我们早就忘记了今天威胁我们健康的杀手不是太少而是太多。食品安全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怎么“吃死的”也不能自知?空气污染的问题不解决,我们无异于慢性自杀。早年,有一场“非典”,帝都也是“重灾区”。柴静在其著作《看见》中回忆,那时候传说北京要封城。北京像一个大锅,就要盖上了。这个比喻放在今天,也同样适用,但是今天的锅盖,根本就盖不过来,也盖不上。
  我在中学做实习教师的时候,给学生讲哲学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印象最深刻,没有一座城市可以成为孤岛,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空气差还真不是一个盖子就能盖上。换言之,北京的空气差也不完全是北京的问题,北京周围的空气一样成问题,进而说北方沙尘近年来常常影响长江流域,当北京“不行了”,灰霾城市早已一片接连一片。这不,上海这两天AQI娃娃还不是一副“哭脸”嘛。
  有些“能力”的,最终选择了“逃离”。他们首选那些生态环境好的,加拿大、美国、澳洲去留学甚至移民,谁愿意在“垃圾场”里坐以待毙呢?可是对一整个锅子而言,“鲤鱼跳龙门”似的逃离并不能解决问题。生存永远是艰难的,哪怕逃离的人们满怀信心的说,我只是想让我的后代有一个更安全的、更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拼搏无处不在,你逃过了这里的问题,却不得不迎面其他的问题,你大可自我安慰,我就是不用担心呼吸有毒的气体,其他挑战都算不上什么。我很能理解,为什么人们往“北上广”奔涌而来,尽管这里有最高的房价,最肮脏的空气,上帝开了一个多么公平的“玩笑”。他给你一些,不给一些,你还以为都是自己选择的呢!
  锅子里面迟早会沸腾,或者已经沸腾。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人是无罪的。这千疮百孔的丑陋躯体,总是最先从里面溃烂。今天我们让山河破碎,明天大地也能让我们无家可归。今天拿GDP换来的繁荣,毋宁说是种种代价的“牺牲”。最近的环保广告总说要拯救为数不多的“江豚”,大家已经忘记十年前我们还说要拯救“白鳍豚”呢,后者已经灭绝,而“江豚”的命运很可能亦是如斯。
  一个民族,火箭可以升天,蛟龙可以入海,但是却不能保证食品安全,不能保护濒危的生灵,不能过滤有害的空气,水污染事件频发,这不值得深思吗?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只是不想,不愿意,不情愿,不舍得,有诸如先后顺序,别人也是这么发展过来的借口,因为有别的东西“利欲熏心”,可以蒙蔽眼睛和灵魂。
  最可怕的不是逃离,最心酸的是集体的失语,漠然。那是柴静为什么写《看见》的原因罢——无意识,集体的无意识化。“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改变一定会到来,当我们冷笑地凝望着天空,心里滴着血——正因为锅盖,已经盖不上了。

 

2013-1-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