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
(2013-01-16 10:09:15)
标签:
而立之年30标尺杂谈 |
分类: 杂谈 |
人生真是奇妙的旅行,单程火车仿佛行驶在最美风景的那段旅程中。车窗外时而是绵延的雪山、蜿蜒曲折的河流,时而是坦荡的平原、丰收的金灿灿麦田,风景变幻莫测让我目不暇接。前方到站名曰“而立之年”——简易的不起眼的车站,站台上只写着数字“30”,静静地提示我,白驹过隙的时光匆匆流过,我的人生已然掀去了三页书纸。
计算着等着这一天——我喜欢实在的数字,因此我几乎不愿意过任何一个虚岁的生日。人生处处虚情假意,连岁数也硬添一笔的浮夸,我不乐意。所以跨入今日,我才懒懒地总结,毛头小子终于把黄金时代消耗殆尽,回顾来径,青春只留个背影缓缓褪去。三张纸又能有什么总结,无非是大树上的一刻度标尺。
古人说三十而立,到了这片光景,人该立起来,立出个样子了——于是,很多人三十而立,有房、有车、有事业、有家庭,他们都说自己“立”起来了。按世俗标准,我算趴着还是蹲着?恕我浅薄,我只明白,眼前的苟且不是全部的生活,正如高晓松所言,我们的人生中应当还有“诗与远方”。这么多年来,我循着自己的理想,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也能闻得春天的芬芳——我常常会和十八岁的自己交谈,现在的这副模样,可正如当年之我之想象。
从十八、二十到三十,十来年间从学校出来走向社会,想想,工作也已七年有半。生活的独立,只是基本的独立,而精神的独立,予我安宁。棱角尚在,可没有当年那般“锋芒”,在犬牙交错的工作生活里,偶尔也会扎痛自己,不会故作坚强。
成长的好处是,你有能力去实现那些过去看来难以企及的理想。伴随着理想的实现、破碎和幻灭,成长还有一大好处是,过去你渴望得到的,现在你未必还想要。
比之有房有车使我感到更有安全感的是,今日的母亲心宽体胖,不再被生活的鸡毛蒜皮所累,偶尔她也能去往她想要去的地方,作一回自由的旅人;物质的欲望始终没有过度地侵蚀我和我太太的生活,我们常常能为读到一本好书而兴奋许久。粗茶淡饭,家常菜却是最香。我感激她陪伴我,无论宿营在雪山脚下还是陌生国度里一张简单的床,她都坦坦荡荡,欣然笑纳。
活到三张纸,幸得身边还有些朋友,知己二三、比邻天涯、嬉笑怒骂,你们懂我的“文青”范儿,知道我不断上路,不止是寻找风景奇遇,也是为了与最好的自己相遇——你们明白我的感性和理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我自忖每年还能多读几本好书,多写几篇文章。那自大学时涂鸦起的博客,至今还没有停止乐章。欠着断尾的小说和漫画,我不能让它们永远未央。
火车疾驶而过,而立之年,没啥好废话的——保持愤怒,坚持理想。
20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