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做学生的时候参加过大小无数次的考试,工作之后尤其是自己做了教师以后,很容易产生变态的想法,即自己曾经被考试折磨得焦头烂额,现在可以出卷子把学生也考得焦头烂额。好在我没有产生这样的变态心理,但难免有些幸灾乐祸,以证明自己总算跋山涉水度过了那“蹉跎岁月”。当然也可以自惭形秽,晚辈尚没资格出卷子考大学生,不过监考还是逃不了的,今天去监考“国际金融”,我是一半发呆一半观察学生考试时的“众生相”。
我观察的情况是在参加一个半小时的专业课期末考试上,很多学生都有把手表脱下放在桌上的习惯,这点可以理解,随时掌握考试的进度,以此合理把握分派做试题的时间。但是除了手表以外,还有带了闹钟来的,我数了数还不少,一个大教室一排至少有一个,一个教室有六个。最最搞笑的有个学生带了个硕大无比的闹钟,就是我们动画片、连续剧里看到的那种有两只“耳朵”的“正点”闹钟。这样的闹钟给我很奇怪的想法,我在想:干吗带这么个大家伙来,而且指针又大又清晰,考试又不是拆除定时炸弹,搞得那么恐怖干吗?而且每次考试带这么个大家伙不累赘吗。我的经验是,考试只要自己知道时间的进度就可以了,何苦把时间的声音也带来——而且是人造的声音——“滴答”、“滴答”,最安静的时候就这玩样在响,和着考卷上的沙沙声唱交响,是件很叫人郁闷的事情。考试的时候老是抬头看老师的人有作弊的嫌疑,而老是看钟表的人则极度对自己没有信心。很小的时候我们考试就没有带表的习惯,那时候考试短,时间容易估算出来,后来时间长了,我们也在心里不断练习对时间的估算,这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做卷子的时候最清楚时间的应该就是你自己,哪怕没有人提醒你,你也总不能成为时间上的“白痴”吧?带着大闹钟的,对这种时间的提示的依赖就最大。这种提示有时不会给你带来好的心理暗示,最大的可能是告诉你,你就快“GAME OVER”了!
考试的时间是个很小的沙漏,一会就会耗尽的,但每个人对于它的体会又不相同了。譬如觉得考试简单的人会觉得怎么时间过得那么慢,做完了卷子趴在桌上睡大觉就等着打铃;而准备不佳的学生则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可能急得满头大汗,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了,可卷子上还一片空白,这可如何是好?而我的感觉则极其得百无聊赖,一个半小时不能做自己手上的工作,而且是除了看这帮孩子考试外什么也干不了。窗外阳光斜射,冷暖空气在教室的玻璃窗上凝结成一滴一滴的小水珠,学生听着他们各自的钟表“滴答”、“滴答”,而我看着小水珠滴答、滴答。我突然就觉得悲哀了,我没他们有奔头了,我就在这里消磨光阴了。我也可以自我安慰,这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在贡献着自己微薄的一点价值。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虚度光阴,但我们却不自知。知道时间是很珍贵的人有很多,但有谁能说自己利用好了珍贵的每一分钟呢?虚度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有的人虚度得多,有的人虚度得少罢了。时间这东西其实很可怕,它无形无色无味,我们为了方便看清自己身上的年轮而“造”了它,它就是一把尺子,把我们的生命划成了一格一格,于是我们就有了个人的历史、国家的历史、社会的历史、世界的历史、宇宙的历史……
常常听人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其实不对,怎么可能公平,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不一样的,那么拥有的绝对时间就不可能相同。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为吃饱穿暖而耗费时间,而有的人则把时间花在尝遍每一道佳肴,拥有尽可能多的奢侈品上,他们的时间怎么个公平法,这是投胎的问题嘛;有的人活了九十九,有的人生命还没真正开始就熄灭了,他们的时间又谈什么公平?时间的公平仅仅体现在活着的每一天,每个人拥有24小时,每一小时又有60分钟,而每分钟有60秒。可是不要忘记了,这个“制度”也是人类自己制定出来的,它告诉我们在一个维度里,大家是相对公平的,只要你活着,一切就皆有可能。
我们只是散在时间这个点外的无数个小点,我们被它吸引着,一旦我们的生命结束,我们就会像尘埃一样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去,彻底地离开时间所在的抽象世界。那么我们回到本质问题上来,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怎样紧围在时间这个点的周围,不要让它把我们抛弃呢?
我看过一则哲言。有人问一个钢琴家怎样才能像他一样弹得一手好琴,弹会一首曲子要花多少时间。钢琴家回答,“10分钟!”10分钟?钢琴家说,“当然我指的是每天10分钟!”从这个例子发散出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内容。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思考一下,每天的24小时除去睡觉、工作、学习以外我们就真的没有可利用的时间了?如果把它们都换算成许多个10分钟,而这些10分钟能够每天得以固定下来,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在我的心目中,了不起绝对不是成为钢琴家或企业家或取得多么举世瞩目的成绩的人,而是觉得此生没有白过的人。因为时间的意义就在这里,不在于你拥有的绝对长度,而在于你生命的精彩程度,在于你对时间的利用率到底有多高。那些废寝忘食的人算高效率吗?那些眠少事多的人算高效率吗?还是那些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每一天每一个的10分钟内加以“烹调”的人才算高效率呢?
我们经常看见或听见有人上半句这么说:人活着不能仅仅只为自己活着,还有家庭啊、事业啊等等等等,责任重大啊。好像并没有错。而下半句他们会说,“等我钱也赚够了,责任啊义务啊也尽完了,退休了我就去周游世界,去旅游!”我在想,这么说的人,真正有几个到了退休以后还能去他想去的每一个地方的,又有几个撑到那一天的?很多时候我们把时间算得太充裕,以为一切都来得及做,但事实是,人的生命自从被时间这把尺子划出了刻度线后,所有的日子其实都是在数着过的。用一天就少一天,尽管有的人的刻度比较长,但远没有长过那吧尺子的。
你自以为可以无限伸长的刻度,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自然啊、概率啊、命运之类意想不到的东西的影响,有一天你看到刻度到头的时候才会感叹,原来我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还来不及做啊,神啊,求求你再给我一点时间吧!真的给时间有用吗?我们曾有过无数个被我们忽略的“10分钟”。
我知道要抓住那些10分钟并不容易,但我明白我能抓多少就应该抓多少。因为时间是不公平的,我的生命也许没有你长,但我的每个10分钟如果抓得比你多,那我生命的质量和时间上的效率就会相应地不断提高,高过那些仍然以为时间还多得去的人们。我们的刻度上面应该留下更多美丽和精彩的风景,而不该是过多的空虚和呆板。你想做的事,只有现在去做了,才有实现的可能,把期待留给未知的明天你就有可能永远失去实现它的可能。
时间本身没有意义,时间只对真正珍惜它利用它的人有意义!
收卷的铃声突然响了。我们都在各自损失的一个半小时里获得了不一样的补偿!时间是一位严厉的考官,庆幸的是,我们在他眼皮底下的考试还并没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