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乞讨者的尊严

(2008-04-30 08:28:12)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城市轨交的顽疾之一是驱之不尽的乞讨者问题。虽然他们中有不少是四肢健全且脑瓜聪明之辈,但城市形象的损伤却与之不无关系。
  城市人的同情心是一种稀缺资源,一旦被泛滥利用,那么走向另一极端的被指责——城市中的人情淡漠——只是时间问题上的必然了。有人做过类似于“乞讨者收入”的调查,据说这种通过博取他人同情而获得收益的行为是一件相当经济的事情,不需要付出多么辛勤的劳动,也可以有一定数目的回报。据传,以此发家致富的人也是有的。在利用同情心的问题上,其本质是欺骗——健全人假装残疾,正常人教唆儿童,此类的强行乞讨颇让一些有识之士忧恼。不过话说回来了,乞讨者获得利益的同时出卖的也是宝贵的个人尊严。用尊严换取的财富,本身是远不能等价于一个人的尊严的价值的,所以值得吗?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其实,在出卖个人尊严的同时,他们也是一些“集体尊严”的出卖者,以乞讨者为代表的城市流浪人员的尊严也因此遭受极大的损毁,造成广泛的偏见与歧视。尽管薛涌说“流浪人员不是病毒”,但制度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着实已经让国人蒙羞了,在越来越国际化的都市里,一点细小的不和谐也会在外国游客眼中被放大,为之牵涉的是我们城市尊严的降格。
  过去,号称天下第一帮会的丐帮在历史上多少还是很有些名气的,而且得到了文学作品尤其是武侠小说的极力渲染。可见,乞讨者在过去是有原则的,名声也不坏,而且还极为重视个人与集体的名誉。追溯起来,《礼记》中“饿死不受嗟来之食”已对尊严作了很好的诠释。可叹的是,现在丐帮不存,其冒名弟子众多,很有些能耐的断不会窘困到饿死之虞,却穿梭于地下铁龙之中。城市体系中保障与监管的完善也许能治其表象,但本质却难以改变。
  贫富差异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严峻问题,差距的拉大也一定程度导致了某些劣根国民性的突出与放大。穷不是罪不是错,但思想上的穷病和懒病却能蚕食人的尊严。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陷入到一种穷的活法中去了,这种生活方式会形成惯性而刹不下来。拨出去的扶贫羊会被吃了,这样的例子已是屡见不鲜。所以这世上有一种不公平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往往帮不到、帮不了。在地铁上每节车厢都有人给乞讨者以施舍,实质既没有帮助真正的苦难者,还纵然了地铁行乞的不良风气。如你所知,很多帮只也决不止于物质上的慷慨,而是人意识上的。人的尊严在于不仅别人把你当人看,你也要把自己当人对待才行。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谈国家,国家形象,国格吧。
  一个地铁上跟在母亲身后乞讨的小孩,在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一种现代化下的不和谐是如此扎眼。在这孩子内心里,尊严又将处于怎样的地位,随着年龄如何生长。曲膝下跪的平常,钱币利益的肮脏,究竟会对他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其实是那位母亲应该清醒思考的。这种想法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荒唐,却是辛酸而诚实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