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野生虎的属于我们的未来

(2010-09-27 10:00:26)
标签:

西伯利亚虎

中国国家地理

老虎

野生虎

野生动物

杂谈

分类: 杂谈
    这是一个冗长的题目,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假设。
  今年是虎年,谈论“虎”的问题正是时候。2010年9月刊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以“老虎”为主题刊发了一系列文章。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所有种类的老虎的发源地,到目前为止,其野生虎的数量只有12—16只。它们是在吉林珲春一代偶有现身的东北虎,在俄罗斯被称为西伯利亚虎。这12—16只野生虎正是从俄罗斯“游弋”而来。众所周知,野生华南虎已经绝迹,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新疆虎也早已灭绝。中国的野生东北虎已经走上了灭绝倒计时……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只老虎被人打死?答案是六只。(武松打死一只,李逵杀四虎,解珍、解宝兄弟猎杀一只)虽然小说乃是虚构的,但至少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问题:过去的中国,在野外遇见老虎是有可能的,然而经过上一个世纪的洗礼,全世界95%的老虎从地球上消失了。中国对此“贡献”极大。不仅是老虎,很多野生动物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其中有比大熊猫更宝贵的“活化石”白鳍豚。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大雁少了,在中国能够观赏到野生动物的区域也越来越少。据《中国国家地理》介绍,也就只剩下可可西里、羌塘、秦岭、阿尔金山等几个自然保护区。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的栖息地则不足1000平方公里。而国际公认的老虎核心自然保护区要达到3000平方公里。换句话说,偌大一个中国,竟没有一个老虎的栖息地,那些从俄罗斯游荡而来的老虎完全有可能“游”回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的野生西伯利亚虎的规模在400—500只左右)尽管黑龙江东北虎繁殖基地已经繁育了超过1000多只东北虎,以人工饲养,但无论它们野性训练恢复如何,也没有放归山林的可能。
  有记者采访赵忠祥,问他配了那么多集《动物世界》,其本人是否喜欢去动物园看动物。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无知。赵回答从来不去动物园。因为动物园里的“笼中物”就像人类的宠物,并非真正意义的动物。笼子里的是大猫,不是老虎。它失去了作为老虎的属性。其它动物亦是如此。所以,真正的动物保护主义根本是反对建立动物园的。地球并不单属于人类,野生动物应当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家园。就连我们的邻邦尼泊尔,其国土面积非常小,但专为野生动物辟出的保护区却不少。你想看犀牛、看鳄鱼,甚至是孟加拉虎,就必须骑着大象或坐专车进入奇达旺自然保护区。看不看得见野生动物,纯凭运气。真正的“动物园”,不是人参观动物,而是动物“参观”人。
  然而在当今中国,寸土寸金。这已经变成了经济利益的博弈。人不仅与人争地,也与自然争地,更与动物争地。所以野生华南虎灭绝了,野生东北虎也即将灭绝。在很多人眼里,老虎不是老虎,是商品,是利益。虎皮、虎骨,历来都被视为资源被疯狂掠夺。尽管现在的贸易禁令让死虎冰冻了起来。曾经有位伟人说过,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于是今天我们几乎向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开展了“长期斗争”。司马迁说的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仿佛华夏大地,利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对远离他们利害关系的事物并不关心。老虎灭绝了,充其量不过少了一种可以赏鉴、可以参观的动物罢了,有什么稀奇。就如同,树被砍光关我们什么事。树砍光了会导致大旱,会导致沙漠的推进,会导致泥石流,就像甘肃舟曲那般……古人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可是今天,亡羊之牢何其多哉,我们补得过来吗?老虎作为生物链中的一环,消失了会怎样,我们不知道,一定要等它绝灭了,才能知道吗?但我明白,老虎在森林里的地位,相当于狼在草原上的作用。草原上的狼少了,就特别容易破坏草原的平衡,鼠兔成灾,过度放牧,最后草原便会变成荒漠……老虎没了,说明森林里其它生物链的动物也没了,最后森林也会消失。一种物种的灭绝并不单是它独自的灭绝!
  在我们的眼里,难道只有GDP是重要的吗?我们现在拥有的所有资源不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吗?也许还是我们从子孙后代那儿借来的。那么我们准备给后代留下些什么?留下一个红色沙漠的恐怖星球?
  人之可怕在于,对于身边环境变化的漠视。总有一天,水、空气都会被完全商品化、高价化、奢侈品化。地球已经生病了,人类就是癌细胞。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剥夺了地球上太多其它生灵生存的权利和空间,还假以堂皇的理由。没有野生虎的属于我们的未来,正在大踏步向前迈进,就像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也正在加快。有的人悲观,有的人乐观,更多的人漠不关心。我们信仰的崩塌和导致世界变糟的既不是悲观的人,也不是乐观的人,恰恰是源于我们心底的冷漠!

 

2010-9-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