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读书?

(2009-12-25 09:20:27)
标签:

余秋雨

阅读

杂谈

分类: 杂谈

  余秋雨教授在上戏12月24日的讲座《问学余秋雨》中提到了自己的成功“秘诀”——“少读一点书!”他的这个观点乍一看有点让人吃惊,只听劝学者多读书,况且余教授自己博闻强识,怎么会叫我们少读书呢?其实,文化学者余秋雨这里提到的“少读书”,乃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提醒——读书要精读。阅读要有选择,尤其是如今这个信息爆炸与“伪文化”盛行的时代,如果不加选择,或者把精力大量投入到追随性的阅读中去,无异于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读书?

  余秋雨先生说的好,“要让脑袋成为有书架的图书馆”。意思是说,读过的书条分缕析自己要清晰,读书要干净,自己对知识的储备也要像书架一样整理得当,而不要像堆满在地上的很多书一样,要用知识的时候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而是无从查取。
      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读书?

  盲目地读书是没有用的!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很多书读过以后,我们像没读过一样,这样的阅读是没有质量的。实际上我们现在随便一个大学生的阅读量都远远超过了古人。古人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常常用“学富五车”这个词。事实上,古人当时阅读的书籍都是记录在竹简上的,那些装满了五辆小推车的竹简,换算成现在的书本也就只抵得上几本小册子罢了。古时候的圣贤之所以成为大哲学家、大诗人,不在于他们读书多少,而在于没有书的时候他们能与天地对话,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充满了思想的火花。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恰恰是源自他被放逐到湖北无书可读的时候,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苏东坡的伟大,是在没有书的时候抵达的,在与天地、内心的对话交流中达到。
  作家王小波在谈到他文革插队的经历时候曾讲过,那时候没有什么书读,拿本数学习题册就可以消磨时光。有趣的是,当时他们生产队里有一本奥维德的《变形记》。这本书被大家翻烂了,翻成了海带卷,最后硬生生地被看没有了。我相信,对于这本书,小波绝对是有阅读质量的。我的阅读习惯也正如小波所言,从书的新旧程度可以看出对这本书的喜好程度,越是喜欢的翻看的越烂,如果这本书很新,说明我基本没看,或者压根不感兴趣。
  余秋雨先生在讲座中特别提到在我们这个时代,网络阅读使高贵的生命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时候更要减少阅读,精选阅读。通常我们过分关注的东西,往往是最不重要的。很多信息更新速度极快,一般只有半年生命,所以很多新闻不久便成了旧闻或无用的信息。我们不能把人生浪费在这上面。精选阅读,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寻找那些“好书”来阅读。这也是我认为的一些经典阅读具有永恒的魅力的所在。另外一个是寻找与你的生命结构具有同构关系的书来读。也就是说,有些书虽然公认是很好的书,但是你看不进去,这样的书与你没有缘分,不具有同构关系,不能让你产生共鸣,你就不要浪费时间去阅读。据我所知,作家余华就提倡过这一说法,别人公认的好书,未必都适合你自己。就跟恋爱似的,那姑娘很不错,但却不一定与你有关。
  我一直记得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对我说,“阅读,你要注意两点,这两点你做到了,就可以很成功了。一个是选择,另一个是朗读出声。”前者是让我学会筛选,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而后者是希望我能够把阅读由口及心地经过,雁过留痕,记住那些好的东西。因为这,虽然我读过了不少杂书,但并不觉得是在浪费生命,阅读给了我无尽的乐趣。
  我们这个时代,不是阅读的东西太少,而是阅读的对象太过泛滥了。著书、出书、网络文学太方便了,反而使我们不知道该去读一些什么书好了。这实在是一个笑话。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看来非常重要,它可以节省我们的生命。另外,我也始终认为,阅读并不单指一些“书籍”。人生的经历,有很多值得“阅读”,譬如对陌生世界的探知。这也是为什么旅行可以给我莫大乐趣和惊喜的所在。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有时候我们不要惧怕挫折和挑战。甚至应该给自己多一些挑战。”因为在他看来“在艰难的情况下走自己的路才是艺术人生!”认真阅读人生这本书,并没有因为“少读书”而可以变得简单。
  最近我的好朋友在重读达拉斯的经典小说《情人》。这又让我感到十分温暖。我也很想窝在午后的阳光里,细细地,好好地重新品味杜拉斯的《情人》、米兰昆德拉的《笑忘书》。少读一些书,精读一些书,我知道,这条准则,我们可以受益终身的。

 

 

 

2009/1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