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孝庄,难免就会想到《孝庄秘史》,这位女人在感情上的纠葛。其实除了皇太极娶大玉儿的事,她与多尔衮之间的感情历史上却扑朔迷离。不过让孝庄在历史上飞黄腾达的,却是在皇太极驾崩以后辅政的事。从而历史上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培养辅佐了两代君主。可以说她是培养皇帝的专业户,高产户。那么,咱们就说说,她的高产到底源自何由?
那年,天色阴沉,皇太极坐在南炕上休息,可能他太思念海兰珠的离去,也有可能皇太极身体不好,又有高血压,夜色渐渐地沉了下来。对于这位驰骋沙场的老皇帝,明日的太阳终归是看不到了。皇太极终于没熬过此晚,就在那天,1643年的八月九日,他驾鹤西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离去却震动了整个朝廷,终于引发了一场征帝之波。
热乎的皇座,是任何一位当事人觊觎的,谁也不要说谁好,说些虚妄的大话。因为男人再帅,没有权利,他终归属于一个没地位的小白脸,成为背后富婆们数落的对象。要是男人有了权利,那么他的身价就能抬高个十倍,几十上百倍,然后成群的美女粉丝簇拥而至。所以,皇太极的突然离去,让其中两位型男对皇座最具渴望性,那就是多尔衮和豪格。但皇太极在老父亲努尔哈赤离世不久,便改变了那些推举继承人的制度,还给八贝勒联合执政的做法给予施压。这样一来,皇帝的权利逐步在向自己收敛,群臣会更效忠,所以这继承者便是自己的子嗣。不过,清初这些规矩终究还未实施过,难免也会有些其他出入。这让,孝庄很焦急,因为她想让儿子福临当这皇上,不过福临当事人年龄尚小,与这两位重量级人物抗衡却真有些压力。
而多尔衮和豪格之间,更像清朝的两头巨狮,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宝座,两人又有足够的竞争实力。一来,正蓝旗在旗主莽古尔泰被削去宗籍便成了豪格的亲领,正蓝旗和两黄旗的人都在簇拥豪格即位,势气很足,身为皇太极长子的豪格,是这场争底之波的不二人选。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十四弟,同时跟随努尔哈赤征战也立下了不小的汗马功劳。十六岁便获得“聪明王”的贵号。同时镶白和正白两旗的旗主阿济格与多铎也决意要立亲兄弟多尔衮上台。两股势力看着就慎人,倘若真要是兵戎相见,恐怕刚建立的大清便要付之东流。而在一旁观战的孝庄,则暗中观察,准备逢时机将儿子福临推向那个宝座。
这场暗战,此起彼伏,二者又战功累累。而从孝庄儿子福临继位与多尔衮的关系上看,肯定不一般,至于说多尔衮也是借力于博尔济吉特氏他心里明白。秘史中孝庄与多尔衮感情纠缠,多尔衮这等实力应该是个挺酷的大帅哥,可是这家伙实际上却是个病秧子,瘦得不像样,要和皇太极的肥胖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形体艺术。可秘史中说,多尔衮早在孝庄出嫁之前便有了感情。我觉得这更像是在天方夜谭,因为,孝庄会如此不开眼,喜欢这么一个“枯瘦寡人”?况且多尔衮在松锦之战中又受了伤,导致这位仁兄,病态累累。同时让皇太极觉得为了自己的江山,心里颇有些伤感与同情,况且自己成为汗位后,多尔衮却一直在辅佐。那么皇太极却又是给多尔衮牵线的人,恰恰是因为那些旧病,让庄妃去伺候多尔衮,而他俩又岁数相仿,难免会有些感情,他们的感情应该那时才有些端倪。
那多尔衮和孝庄的这段让人隐秘的感情,究竟对这立国君的事又有何关系呢?按事态的走势,关系是有的。因为立君主的事情,落在一个八岁的毛头小孩身上,并且能稳住大局,光靠嘴皮子说是不行的。又有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是,多尔衮从称呼上由“辅政王”变成“摄政王”,最后直接“皇父摄政王”这里可见一斑,这个“皇父摄政王”很明显在展示孝庄与多尔衮关系的特殊性,皇父并不是随便叫的。这是后话,但却说明了二人的不同常态的关系,也可以分析,孝庄和多尔衮打好关系才能让儿子福临顺利继位,坐稳皇椅。恰恰破绽又出在了多尔衮的特殊身世,他有老婆十个,却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松锦之战后身体大伤,再也不能生育了。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孝庄亲近多尔衮的可能性,一来不会因为多尔衮有子对福临造成威胁,二来,又可以帮助福临,顺利称帝。
在国无君主的十七天里,大家都在度日如年。最后的关键时刻,虽然那时没有“立长”的规矩,理所应当继位的豪格却犯了未能果断行事的错误,在有大臣提出豪格继位的时候,却表示出了委婉的态度。竟然让多尔衮灵感一出,他便顺水推舟说:“既然大家一定非得立先帝的子嗣,豪格却总是谦让,倒不如就让九子福临即位。那么我又愿意与济尔哈朗左右辅政。”说完,两大黄旗颇虽有些不满,因为他们是想立豪格为帝的。但思考片刻,还是接受了意见,顺理成章地福临继位。其实,福临年纪尚小,由于他出身较好。母亲是庄妃,是五大福晋之一,姑妈哲哲又是皇后,姐姐又是宠妃海兰珠。难免福临会推入选牌,可是就是年龄小。而豪格虽然是长子,却母亲身份低,连个福晋还不是。所以综合来讲,立福临还是有一定说辞的。多尔衮虽然没争到皇位,不过也不算失败,是他想出了办法解决僵局又将实权掌握了自己手里,成为实际的最高统权者。
通过一系列的外在与内在的因素,多尔衮与豪格双方相争中,孝庄带领着儿子福临,意外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从此,美丽的孝庄正式地进入了历史的辉煌期,多尔衮去世之后,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过人胆识,辅助十三岁的顺治,而后的康熙两代君主,成为杰出的女政治家。而她死后却没有葬在皇太极所葬的清北陵,而是葬在了清东陵,两口子却没有合葬,这让后人猜测不已,不过那些让人迷离的秘史,却成为她传奇背后的神秘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