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纠结,不如与花缠绵

标签:
湖州日报 |
分类: 那些花儿~ |
若狂是我结识的第一个文友。
那时我刚刚开始投稿,误打误撞进入投稿论坛。我羞怯内向,不爱和陌生人打交道,做什么都喜欢独来独往。可是,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文友们在贴子里像老朋友似地你来我往,也很是羡慕。
就这样潜水观摩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ID——若狂,咦,好像在哪儿见过?
那时我们都写博客,每天更新;那时写文只为自己想写,没有稿费也写得很欢乐;那时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逛博、回访,就这样,通过博友的博客,又认识了许多新的博友。
若狂的博客就是我辗转逛到的,读了几篇博文,知道了“若狂”这个名字的由来,知道若狂家欣丫头和我家豆豆同龄,知道了她养的小狗叫溜溜,第一次见识到原来狗生的世界是那么妙趣横生。
很欣赏她,我决定主动出击……于是在若狂的贴子后面留言:请问,你是19楼的若狂吗?
就这样,一举“勾搭”成功。
之后,我们一起写文,一起交流写作心得和投稿信息,每天看报纸电子版查自己的文章有没有上墙,然后互相报喜(文友圈行话:文章上报叫“上墙”,某人文章上报就是某人“有喜”)。那个时候,我们都各自有过“巅峰之作”,有过一天“四喜丸子”再也无法超越的记录。
写着写着,都有些疲乏了,那些为了“上墙”而绞尽脑汁憋出来的文章,连自己读了都有些厌倦了。
虽然厌倦,我却是仍然不敢放弃,我怕自己一放弃,就再也拾不起来。
若狂,却果断地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归隐。论坛上再也看不到若狂的文章,我有些着急。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跑去问她:狂啊,你什么时候出山呢?
我总是以为,她休息一阵,就会再出来的。
只是,我没有想到,她休息得那么久,好像忘了写文投稿这回事,也不再和朋友们在群里嘻嘻哈哈插科打诨。
她一心一意打理她的露台。于是,我看着她,一点点地把她的前后露台打造成了空中花园。
现在的若狂,是有了“憩园”的若狂,是被她憩园里的花花草草浸润过的,有了花草般淡淡清香的若狂。
她不再像我们一样,还执著于文章上不上墙。在我们纠结于“上不上墙的小名小利”时,她在憩园里兀自快乐地做一个农妇。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花花草草定是有疗愈作用的,不然,怎么能把一个红尘中的凡人修炼得如此淡定如水呢?
若狂又继续拾起了她的笔,大多时候,她只写她憩园的花花草草。
静下心来的文章,终于呈现了它本来应有的味道:沉静,优雅,美好。透过那些安安静静的文字,仿佛看到一个安安静静的若狂,在憩园悠然地品茗读书沉思。
周末,我如约来到若狂的憩园,花草葳蕤,姹紫嫣红。因为怕失眠我不能喝茶,若狂就在园子里为我采摘新鲜的茉莉和薄荷。茉莉,清新可人,香气若有若无,似去还留;薄荷,清凉又沁人心脾。倘若每天都能喝上这样的一杯茶饮,是不是人也会渐渐变得清淡致远呢?
此时,突然适时地下起一阵雨,我们欣喜若狂,就那么安然地坐着,静听前后露台雨声沙沙……
美文作家许冬林有一篇文章《养一畦露水》,她说: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给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
又想起老树的诗文:与其与人纠结,不如与花缠绵。
我的朋友若狂,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