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例强迫洗涤行为看强迫症形成的心理机制

(2013-01-28 18:46:21)
标签:

强迫症的自我调节

强迫症治疗

强迫症咨询

健康

某女士,40岁,已有强迫洗涤行为3年,自述在很小的时候在老师和父母眼里,都是规矩、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工作后在同事眼里也是为人踏实、谦卑的好人,两年前在回家扫墓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坟墓上的泥土,当即感到恐惧不安,并要把鞋扔掉,后经家人劝说终止了这种行为,回家后把鞋洗净后一直放在阳台上,有一天发现鞋被老鼠咬了一个洞,便对老鼠心生恐惧,因为担心老鼠粘上坟墓上的泥浆,还怀疑老鼠在自家的地板上爬过,所以需要通过不断的清洗地板来缓解这种恐惧感,后来也就发展成为强迫清洗行为。

类似的强迫洗涤行为,固然与某些外部刺激因素有关,当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某些固化的心理冲突的表现,都存在某些被长期压抑的某种需要,事实上通过心理分析也发现在当事人15岁的时候曾与某位男生有过一次性接触,自从便背负了“我很脏、很贱”的强烈耻辱感,为缓解这种内心的焦虑,并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倾诉内心的苦恼,后来因为日记被母亲看到而遭致母亲的责骂,使其羞耻感更为强烈,但都一直被压抑在潜意识状态,也就是说从青春期开始该女士就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巨大的心理冲突之中,后来发生的偶然踩泥的事件也不过是诱发性事件,而且其强迫清洗行为的发生并非只是认为地板“脏”,而是自己“脏”,真正令其感到恐惧的也不仅仅是坟墓上的泥土、老鼠,而是内心的羞耻感和不安,这也是其强迫行为发生的心理根源。

其实在每一个强迫症案例中都可以发现在其成长的某个阶段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只是当时的自我还比较弱小,必须依赖父母的爱,必须压抑自己的需要来获得父母的爱,由此造成心理冲突的累积并成为后来强迫症发生的心理基础,因此,强迫行为的发生并非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含义,往往都与某些固化的心理冲突有关。更多有关强迫洗涤内容,请参阅http://www.sgxlzx.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