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变不离其宗
(2022-06-02 12:31:41)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中国有门学问叫做《易经》,就是研究世界变化规律的学问。易,就是变;经,就是路径。《易经》就是推演世界变化规律走势的路径。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也是变的意思。玄机,就是变化之机;玄之又玄,就是不断变化。玄变,就是万事万物发展演化的关键。
所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处于世界的不断变化之中。天有黑白冷暖之变,地有旱涝干涸之变,人有生老病死之变。日有东升西落之变,月有阴晴圆缺之变;时有四季之变,物有五行之变;花有开落之变,叶有绿黄之变。等等。可以说是无物不变,无时不变。变动不居,是一切事物均具有的本质属性之一。
朱熹说,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纯属胡沁。天似穹庐、笼罩碧野,貌似永远都是一个巨大的蓝色伞盖,是固定不变的。而实际上,天也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当中,曰成住坏空。我们所处的宇宙也是有寿命的,太阳还能活50亿年。所以说,天也是暂时的存在。
那么说,我们这个世界就没有永恒的事物了吗?也不是。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是有永恒的事物的。但是,永恒的事物不是多个,而是只有一个。那就是“道”。变化的是万物,不变的是大道。天有黑白,但天不会随着白或黑消亡;树有叶繁叶落,但不会随着树叶的枯萎而失去生命力。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生命也不会因为四季变化而消失。所以说,苍天可变,大道不变;天有生死,大道永恒。
人也是有寿命的,也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方生方死,人自打一出生开始就朝着死亡迈进了。如同花之于四季、草之于春秋、日之于昼夜。但是,人是不是要因此而悲哀、而消极呢?我认为也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所有人都不应当拘泥于这些变化,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注意力放在支配这些变化的事物上,勘破生死,洞见大道。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什么意思呢?就说在千变万化之后,都有一个支配变化的宗主。这是什么?这就是大道。也就是世界的本源、变化的规则。“黑”每日都会亡、“白”每日都会亡,但宇宙却相对永恒,任“黑”和“白”交替出现而不改其行藏,我们无需因白天来临而忘乎所以,也无需因夜幕降临而如丧考妣。为什么?因为我们看透了,黑不是永恒的,白也不是永恒的,黑和白的变化并不能摧毁我们这个宇宙。人不也是如此吗?生与死都不过是存在形式,也都是暂时的存在。而支配我们生死的东西是永恒的,生和死都不会摧毁我们的本源。脱离生死的我们将是永恒的。
超越黑白就是大道,勘破生死就是永恒。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宇宙观、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