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骑行好春光。前些天友人找我,问我这周日可有时间,“周日我很忙,没有时间……”我答道,暗示除了星期天都有时间,也许为你可“跷班”……对爱骑行的人来说,四月是骑行的好时光,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春风拂面。
4月的第二个周日,与友人们骑了一趟许久没有走的线路——九里岭,鬼磨剑、丁家湾。
有些事,也许冥冥之中就有了默契。事后得知,这周日老彭夫妻俩就想骑这条线路,没有想到我们一拍而合。有人说一个人有意识的思维只有5%,另外的95%是潜意识,这就95%潜意识就是你的运命。
“上下各九里,东西只数家。田横梯齿密,松列雁行斜。分镳争岭道,孤往接天涯。为我谢风景,何路不开花。”这是古诗《九里岭》,作者杨寅,宋代人,曾为泾尉。
九里岭因上下各九里而得名,实际从汀溪方向来要短,苏红方向上要长。骑九里岭对爱好骑行人来说犹如一场“等级考试”,优秀者当然是一气呵成到顶,及格者就是中途下车休息几次最后登顶。
据行者app排名榜,骑九里岭用时第一名叫俞夕阳,8分58秒登顶。我认识的骑友中最快是15分4秒,排名第19名,还有两人是29名和30名,时间是17分18秒和17分33秒。我这次排名是479名,用时43分2秒,一路我只顾为友人们拍照了。九里岭坡长约5.2公里(苏红方向),海拔从166米上升到420米,坡度最陡约有12%。
古诗《九里岭》表达了古人对九里岭上自然风光的赞美与攀登的艰辛。因道路的改道,现已无法领略古时登岭那一路“分镳争岭道,孤往接天涯。”的嵬巍。不过你在九里岭顶上,我们还仍能领略到“田横梯齿密,松列雁行斜。”的景象。
实际九里岭最美的景象,是夏季晨旭升起时那一抺云海。每到夏季晨骑,我喜欢骑九里岭,就是特为欣赏这儿的云海而来。
我曾对曾经的友人这样的描述这里的云海——随着旭日升起,原紧贴地面的那层乳白色的雾色,渐渐升起,徐徐散开,豁然开朗。云雾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没有缥缈,没有梦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好像从没有来过这世上……就如一首歌唱的那样:命运伴着时间、有沉寂,也有着精彩;心中,渴望无忧的时光、瑰丽藏进尘埃……
“骑行一小时,拍照十分钟。”骑行的人都喜欢拍照,“咔嚓”一声凝固了骑行中的美好的瞬间,让骑行变得有趣。
多年后相见这些瞬间,犹如小石子无意中击破平静的水面泛起阵阵波澜,凭着想像的羽翼,激活已褪色的记忆显现那些似火的年华。
下了九里岭我们拐进了宋村丁家湾鬼磨剑。鬼磨剑,曾经上了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栏目。
最近一次来这里是2017年7月吧,今儿发现这里“繁荣”多了,四周悬挂满了许愿的幡布,在风声中赫赫作响,让人不自然地肃静。
一些大自然的现象现代科学可能无法解释,不能简单归于迷信,归于神力。
我们眼前这块被称为“鬼磨剑”石头上,密布很长短不一,酷似磨剑时留下的痕迹的磨痕,有可能是我们祖先“白莲洞”人很久以前留下,是他们劳作中在这块石头上打磨制石器无意留下了磨痕……有人说,一切真正的大问题都没有答案,有答案的问题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
本来我们一行是在丁家湾午饭的,因疫情又是摘茶叶的季节,这一带农家乐全关门不营业。我们16人只好一气呵成赶到蔡村那个漂流的终点一家餐厅,如果再没有的话,我们可能要勒紧腰带一气各自回家吃午饭了。
这次骑行全程约72公里,海拔爬升912米,下降890米,最大坡度12%,累计上坡5.7公里。这次骑行十分爽心,公路经修整道平路广,一路有众多的青山绿水与你相伴,还有一路上的人文知识,是一条美的让人心醉的骑行路线。
九里岭、鬼磨剑骑行记
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骑行好春光。前些天友人找我,问我这周日可有时间,“周日我很忙,没有时间……”我答道,暗示除了星期天都有时间,也许为你可“跷班”……对爱骑行的人来说,四月是骑行的好时光,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春风拂面。
4月的第二个周日,与友人们骑了一趟许久没有走的线路——九里岭,鬼磨剑、丁家湾。
有些事,也许冥冥之中就有了默契。事后得知,这周日老彭夫妻俩就想骑这条线路,没有想到我们一拍而合。有人说一个人有意识的思维只有5%,另外的95%是潜意识,这就95%潜意识就是你的运命。
“上下各九里,东西只数家。田横梯齿密,松列雁行斜。分镳争岭道,孤往接天涯。为我谢风景,何路不开花。”这是古诗《九里岭》,作者杨寅,宋代人,曾为泾尉。
九里岭因上下各九里而得名,实际从汀溪方向来要短,苏红方向上要长。骑九里岭对爱好骑行人来说犹如一场“等级考试”,优秀者当然是一气呵成到顶,及格者就是中途下车休息几次最后登顶。
据行者app排名榜,骑九里岭用时第一名叫俞夕阳,8分58秒登顶。我认识的骑友中最快是15分4秒,排名第19名,还有两人是29名和30名,时间是17分18秒和17分33秒。我这次排名是479名,用时43分2秒,一路我只顾为友人们拍照了。九里岭坡长约5.2公里(苏红方向),海拔从166米上升到420米,坡度最陡约有12%。
古诗《九里岭》表达了古人对九里岭上自然风光的赞美与攀登的艰辛。因道路的改道,现已无法领略古时登岭那一路“分镳争岭道,孤往接天涯。”的嵬巍。不过你在九里岭顶上,我们还仍能领略到“田横梯齿密,松列雁行斜。”的景象。
实际九里岭最美的景象,是夏季晨旭升起时那一抺云海。每到夏季晨骑,我喜欢骑九里岭,就是特为欣赏这儿的云海而来。
我曾对曾经的友人这样的描述这里的云海——随着旭日升起,原紧贴地面的那层乳白色的雾色,渐渐升起,徐徐散开,豁然开朗。云雾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没有缥缈,没有梦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好像从没有来过这世上……就如一首歌唱的那样:命运伴着时间、有沉寂,也有着精彩;心中,渴望无忧的时光、瑰丽藏进尘埃……
“骑行一小时,拍照十分钟。”骑行的人都喜欢拍照,“咔嚓”一声凝固了骑行中的美好的瞬间,让骑行变得有趣。
多年后相见这些瞬间,犹如小石子无意中击破平静的水面泛起阵阵波澜,凭着想像的羽翼,激活已褪色的记忆显现那些似火的年华。
下了九里岭我们拐进了宋村丁家湾鬼磨剑。鬼磨剑,曾经上了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栏目。
最近一次来这里是2017年7月吧,今儿发现这里“繁荣”多了,四周悬挂满了许愿的幡布,在风声中赫赫作响,让人不自然地肃静。
一些大自然的现象现代科学可能无法解释,不能简单归于迷信,归于神力。
我们眼前这块被称为“鬼磨剑”石头上,密布很长短不一,酷似磨剑时留下的痕迹的磨痕,有可能是我们祖先“白莲洞”人很久以前留下,是他们劳作中在这块石头上打磨制石器无意留下了磨痕……有人说,一切真正的大问题都没有答案,有答案的问题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
本来我们一行是在丁家湾午饭的,因疫情又是摘茶叶的季节,这一带农家乐全关门不营业。我们16人只好一气呵成赶到蔡村那个漂流的终点一家餐厅,如果再没有的话,我们可能要勒紧腰带一气各自回家吃午饭了。
这次骑行全程约72公里,海拔爬升912米,下降890米,最大坡度12%,累计上坡5.7公里。这次骑行十分爽心,公路经修整道平路广,一路有众多的青山绿水与你相伴,还有一路上的人文知识,是一条美的让人心醉的骑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