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桐溪书声】毕飞宇:木心确实好玩,让人爱的。

(2022-08-11 16:47:06)
标签:

历史

时评

文化

分类: 桐溪书声

731日,周日,晴。中国作家网20180325日转《青年作家》访谈《毕飞宇:每一个小说家的话 都只对他自己有用》,写道:

柏琳:木心评价“同行”金圣叹,批评他,“将人家原文肢解鳞割,迁就己意,使读者没有余地”,所以似乎是狠了一点,慈悲心不够,你如何看待这个评价?

毕飞宇:实际上,木心也是金圣叹,眼光独到。然而,关于《水浒》,木心的余地不大了,金圣叹没有留给他。我突然想起胡乔木批判金岳霖来了,胡乔木批判金岳霖的形式逻辑。金岳霖说,胡乔木的话非常符合形式逻辑。

柏琳: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里,对艺术家有一个很有趣的评价:“才能,心肠,头脑,缺一不可,三者难平均;也好,也就此滋生风格。”他说柴可夫斯基才能不行,瓦格纳心肠不行,托尔斯泰头脑不行。这些年你不断重读经典作家,那么你怎么看待这个对艺术家的“三论”?

毕飞宇:木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趣,不只是有见识,表述的方式也非常独特。他有他的言说体系。音乐我不懂,不说它,但是说托尔斯泰头脑不行,我不信。头脑就是智力吧?就同一个层面的作家来说,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起来,你说他们两个谁更有头脑?毫无疑问,莎士比亚是聪明绝顶的,可不能因为托尔斯泰批评了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就没头脑。我不懂俄语,只能看译作,就《安娜·卡列尼娜》的语言风格而言,那样的语言实在是聪明人的语言。还有《战争与和平》,那样的结构无疑是高智商的结构,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的人还真的弄不了。当然,托尔斯泰偏执,偏执的人容易给人一个假象,那就是没头脑。我觉得木心说出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那就是一个艺术家的综合能力。

柏琳:木心说,我们读文学作品,“就是寻找精神血统”,你读了那么多经典著作,是否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血统?

毕飞宇:就我个人内心的建设来说,写作的意义大于阅读的意义。

柏琳:木心有个好玩的比喻,他说自己在文学上的亲人,感觉有两个“舅舅”,大舅舅是巴尔扎克,二舅舅是福楼拜。大舅舅伟大,不拘小节,二舅舅完美,没有漏洞。你如何看待这两位作家?在你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脉络里,更推崇谁?

毕飞宇:木心确实好玩,让人爱的。他说“舅舅”就很有意思,这是个地道的中国人。他为什么不说“叔叔”?对,“舅舅”是娘家人,亲啦,可以拧耳朵的。沿着木心的思路,我要说,我更喜欢“二舅爷”。“二舅爷”更符合我小说美学的标准。《包法利夫人》真的好,无懈可击,在小说里头,“二舅爷”除了用错一个计量单位,其他地方实在是无懈可击。其实,“二舅”也伟大,不亚于“大舅”。如果命运慷慨,允许我选择一个“二舅”,那就木心吧。如果每天能和二舅聊聊天,那太幸福了。

搜索

复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