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0上海写作计划”的重头戏,“城市与写作”第一场主题报告会在上海作家协会报告大厅举行。古巴作家安娜•玛格丽塔、劳尔•弗洛雷斯•伊里亚泰及德国作家蒂娜•西贝尔都用英语朗读了各自“城市与写作”为主题的作品……
写作像巨大的吸尘器装载着整个世界
为配合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今年“上海写作计划”的报告会主题也确定为“城市与写作”,更加关注作家创作与环境的关系。作为“2010上海写作计划”的重头戏,“城市与写作”第一场主题报告会在上海作家协会报告大厅举行。古巴作家安娜•玛格丽塔、劳尔•弗洛雷斯•伊里亚泰及德国作家蒂娜•西贝尔都用英语朗读了各自“城市与写作”为主题的作品。
http://s8/middle/623707e7g74de616be4f7&690
上海作家协会“城市与写作”2010年第一场报告会
上海市作家协会灯火辉煌的大厅里面,中外作家们欢聚一堂,相互介绍相识,共同交流文学和创作。
在报告会中,玛格丽塔用诗样的美好语言,引经据典地描写了美丽的城市哈瓦那,阳光、风、海这些大自然的因素赋予了哈瓦那与众不同的城市气质,也成为她创作的源泉。
劳尔的论文更加侧重于古巴的人文,他写道:“都市的风景和氛围与其说是我们写作的目的不如说是我们写作的结果更为确切。哈瓦那仿佛是一个小动物园,精心培育着卓越的古巴知识分子。”
选择一路乘着火车,跋山涉水途经伊朗、土耳其等国来到上海的蒂娜声情并茂地朗读着她的演讲稿,展示着汉堡的风情,也坦言先她认为孤独的写作是不可能在开放的城市中产生的,但后来她改变了想法,她认为两者并非真的格格不入,因为“写作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吸尘器装载着整个世界。”
http://s10/middle/623707e7g74de61cba209&690
左起古巴安娜、劳尔、德国蒂娜、翻译、孙甘露
三位驻市作家的坦诚也引起了在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共鸣,有的问古巴作家,海明威在今天的古巴是否还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有的问美国对古巴的文学影响究竟有多大?英语对作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古巴有着怎样的地位?互联网在古巴,女性作家在创作中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http://s12/middle/623707e7g90b017a9eae4&690
三位驻市作家的坦诚引起了在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共鸣
今年的驻市作家由去年的五位增加为七位,他们是匈牙利小说家阿提拉•巴提斯(Attila
Bartis)先生;古巴散文家、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安娜•玛格丽塔•马提奥•帕尔默(Aan Margarita Mateo
Palmer)博士;古巴小说家劳尔•弗洛雷斯•伊里亚泰(Raul Flores
Iriarte)先生;以色列小说家本尼•巴尔巴什(Benny Barbash)先生和柯利尔•津萨贝尔(Klil
Zisapel)女士;德国小说家蒂娜•西贝尔(Tina Uebel)女士;瑞典诗人、小说家比吉塔•林克韦斯特(Birgitta
Lindqvist)女士。此次写作计划共邀请了来自古巴、德国等7位外国作家“驻沪”2个月,近距离体验上海的都市生活及文化底蕴。7位“驻市作家”将与上海作家一起,探讨什么是更好的城市,如何更好地生活。
http://s12/middle/623707e7g90afdf5d20ab&690
另外这四位作家的报告会将安排在第二场
驻市作家们在上海生活的两个月时间里,将参加一系列文学交流活动:参加两场主题为“城市与写作”的报告会,并与上海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进行互动讨论;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参加诗歌朗诵会;访问复旦大学中文系与师生座谈交流;访问作家家庭、民工子弟学校;参观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图书馆、出版社等。
主讲嘉宾:
古巴作家:安娜•玛格丽塔•马提奥•帕尔默 (Aan Margarita Mateo Palmer)女士
古巴作家:劳尔•弗洛雷斯•伊里亚泰(Raul Flores Iriarte)先生
德国作家: 蒂娜•西贝尔(Tina
Uebel)女士
主持和点评: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小说家孙甘露(Sun Ganlu)先生
http://s5/middle/623707e7g90b00b568a74&690
作家简介:
古巴:安娜•玛格丽塔•马提奥•帕尔默(Aan
Margarita Mateo
Palmer),女,1950年10月28出生于哈瓦那。1974年获哈瓦那大学西班牙语言文学学士,1991年获语言学博士。现为古巴高等艺术学院顾问教授。曾到西班牙、巴西、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伊朗、墨西哥等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获美国哈佛大学洛克菲勒西班牙文化研究中心等资助。现为国家文学科学博士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古巴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文学发展委员会委员、水牛城大学及哈瓦那大学加勒比文化研究硕士学位点委员会委员、古巴语言研究学院成员、西班牙皇家语言研究学院通信会员、古巴作家艺术家协会国家议会成员和古巴作家艺术家协会文学部执行会员。
作品《米尔塔•阿吉雷》1989年获杰出散文、文学批评奖,《她创作后现代批判主义》一书获1994年razon de
ser奖,1996年的全国文学和批评奖。1994年还获得了哈瓦那大学年度最佳作品奖,1995年获第八届哈瓦那国家影视艺术节vitral奖,《关乎皮肤和记忆》获最佳纪录片奖,1995年还荣获了古巴杰出文化奖和古巴杰出教育奖,《天堂:神秘的探险》一书荣获了2002年最佳散文奖和2003年度的全国文学和批评奖,《加勒比的文化多音现象》荣获2002年加勒比杰出思想奖,《加勒比及其文学演讲》获2003年墨西哥最佳图书奖,2005年度全国文学和批评奖,《孔雀的宫殿:神秘的旅程》荣获2006年最佳散文奖和2007年度全国文学和批评奖,《白色疯人院的故事》荣获2008年最佳小说奖和2008年度全国文学和批评奖。
古巴:劳尔•弗洛雷斯•伊里亚泰(Raul Flores
Iriarte),古巴艺术家与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出卖世界的人》、《月光的印记》、《雨天》、《光束》、《身体会发光的居人》、《艰辛的一夜》、《富庶之乡》、《珍妮特的民谣》、《平装书作家》、《海湾边的蓝色倒影》获得多项文学奖项。同时获得过很多文学津贴用于资助写作。他的短篇小说和作品均在古巴,西班牙,欧洲大学联合会,意大利以及多米尼卡拉和巴西等地的各种文学杂志和诗集上发表。
德国:蒂娜•西贝尔(Tina
Uebel),女,自由撰稿人,文学活动家,“诗歌大满贯”主持人,曾是出版商,并自1993年起就一直活跃于青年汉堡文学界。
出生于1969年的蒂娜曾在应用艺术学院学习插画/平面设计。1993年,与朋友合伙创办了“Edition
406”出版社,并在1998年荣获了汉堡文化部颁发的年度雄心勃勃出版社奖。
从1997年开始,组织并主持“诗歌大满贯”活动,该活动已经成为了德国最富盛名的诗歌大满贯活动之一。同年,参加了芝加哥/汉堡友好城市文化交流的“文学征程”活动。
1998年参加了在波罗的海举办的青年艺术双年展。
1999年,与另9位作家共同创立了“MACHT-组织文学”,举办各种文学活动和发行出版物。
2001年,与他人在汉堡共同举办了第五届德国国际诗歌大满贯活动,这是迄今为止同类活动规模最大的一次。
蒂娜不仅在文选集和杂志上发表各种短篇小说,担任各种出版社的编辑,此外她自己还出版了四本书,分别是:短篇小说《赢得世界的夫人薛定谔》(1999),长篇小说《我公爵》(2002),长篇小说《恐怖》(2005),长篇小说《关于弗兰基真相》(2009)。2003年,未出版的小说《幸运卢库不再抽烟》荣获汉堡文学奖。
蒂娜喜欢旅游,尤其是去那些人迹罕至或者非旅游胜地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南极,北极,刚果,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德国各大著名杂志上都曾刊登过她的旅行故事和报告。
孙甘露(Sun
Ganlu),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9年出生于上海,1977年进入当地邮政局工作,1986年发表成名作《访问梦境》,随后的《我是少年酒坛子》和《信使之函》则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先锋派”,文本中大量的“反小说”的修辞游戏,令文学爱好者望而却步。1988年孙甘露发表中篇小说《请女人猜谜》,该作品也被视为先锋派的经典之作。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吸》(花城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中短篇小说集《访问梦境》(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初版)、随笔集《在天花板上跳舞》(文汇出版社,1997年1月初版)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多种语言,收入海内外多种文学选集之中。此外,他还出版了图文集《上海的时间玩偶》、《孙甘露文学片段自选》、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上海:孙甘露此地是他乡》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