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温暖看皓月当空之时,倘醇酒再佐以美人,恐怕离云端也就不远了。把膏肓蘸了佐料放进嘴里,刚入齿间,一股浓郁的香味和肥腻令人喘不过气来。鲜美感从心里拥向身体的每个部位,从嘴唇指尖溢出……
喜欢看女友百合吃蟹时的美态。她从容地用小锤子轻敲,用锥子剔出蟹肉,黄的蟹膏白的蟹肉落入她的美嘴如桃花落入涧水,轻盈优美,不落痕迹。吃得高兴时,百合眼会微微眯起,脸上一片灿烂……
将食蟹演绎成――文化
家常菜里,螃蟹如江湖中的“倚天”“屠龙”,所谓螃蟹一出,谁与争锋。“秋风响,蟹脚痒”,“菊花黄,螃蟹肥”,而今已经是数九严寒了,吃螃蟹依然鲜美至极。
早在晚清,苏州人就制作出一整套专门用以吃蟹的小工具:蟹八件。但蟹八件难找,面对黄满膏肥的大闸蟹,用牙齿乱嚼一气,总显得暴殄天物。
http://s4/middle/623707e7g7303af37fb43&690
品蟹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享受。朋友唐局发明的徒手吃蟹则别具一格。食蟹时确记蟹冷了就容易腥,所以行家吃蟹一般都是从易冷的蟹腿开始,品蟹足蟹钳先不急着蘸料,务必先品个原汁原味。唐局能用蟹的爪尖剔出成条的蟹腿肉,先食最细的腿,腿尖用来挖肉,将腿内的蟹肉剔出,唐局还能出神入化般的把蟹脚从那细细的脚管里完整且顺利的吮出来,吃者无不称奇,嘴里含着是细细长长又滑滑的蟹肉慢慢咽下去。这种成就感,一勺一勺的蟹绒无论如何也是吃不出来的。
螯蟹脚后,品蟹才逐渐进入了高潮,首先揭开蟹脐,蟹黄含量足够的蟹脐,最值得用小刮勺由外而里逐步吃空脐中的美味。解决原汁原味橙红带油的蟹脐蟹黄(膏)才等于进入品蟹的门槛。接着进入品蟹的高潮:首先用左手抓握蟹脐朝天的蟹身,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扣紧蟹脐部位的蟹身轻轻的朝上掀开――当把膏肓蘸了佐料放进嘴里,刚入齿间,一股浓郁的香味和肥腻竟令我喘不过气来。鲜美感从心里拥向身体的每个部位,从眼睛嘴唇指尖流出。
http://s7/middle/623707e7g7e24fc7589d6&690
小巧紧凑的多功能工具——瑞士军刀经过实践,也不失为爱蟹一族的贴身秘密武器。亲眼看老外Peter用瑞士军刀吃螃蟹:当烫手的大闸蟹上桌的时候,首先拉出军刀的主刀,用主刀翻开背壳,这样就不会因为蟹壳太烫而无法下手第一时间品尝。然后用平日里的开罐器来刮蟹黄,用钻孔锥挑蟹肚里的蟹肉,钻孔锥轻轻一推,蟹脚肉就能破壳而出,能把蟹肉挑得非常的干净。然后再用剪刀剪下蟹脚,如果有带钳子的军刀那就更完美啦,坚硬的大螯很容易就摘下来,再轻轻钳碎硬壳,白嫩嫩的蟹肉就呼之欲出了。
拿起瑞士军刀分蟹解蟹,也许少了份用“蟹八件”食蟹的古风遗韵、骚人情怀,但却多了些世界风国际化,对瑞士军刀耳熟能详的Peter们就不会对这浑身硬梆梆的大闸蟹束手无策了。
食蟹,是一件美事,尤其是坐拥温暖看皓月当空之时,倘醇酒再佐以美人,恐怕离云端也就不远了。月色和美女,真可谓人生美事,这类题材是诗书中常用的。喜欢看女友百合吃蟹时的美态。她从容地用小锤子轻敲,用锥子剔出蟹肉,黄的蟹膏白的蟹肉落入她的美嘴如桃花落入涧水,轻盈优美,不落痕迹。吃得高兴,百合的眼会微微眯起,脸上一片灿烂。
上海人爱吃蟹出了名,嘴馋只是其一,会吃、懂吃,将食蟹演绎成 一种文化,才是其中的――乐趣。
http://s10/middle/623707e7g7e24ff88ec4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