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合理保健膳食
李苏宜
   
肿瘤患者广泛存在饮食偏见,过分看重食物的“药用价值”是千奇百怪认识误区主要起因。食物就是食物,主要功用就是补充热量和各种营养素,不可能具备显著的药物效用:即对疾病复发的促进或者延迟影响均十分有限、微乎其微。这是对祖国医学“药食同源”说的片面理解。
   
“发物”是指能引起旧有疾病复发或新有疾病加重的食物,为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说法。依据地域差异,所概括的食物种类也不尽相同,大致包括:鸡肉、狗肉、鹅肉、海鲜、韭菜甚至豆芽等。禁食“发物”的现象颇为普遍,极其不具有科学依据,纯属“传说”。“发物”引起肿瘤的复发,缺乏足够证据,目前为止未见明确因食用“发物”而导致肿瘤复发的任何病例。相反有些"
发物" 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反而有利于肿瘤患者康复。
大量食用“抗癌食物”是另一种盲目相信食物药用价值的迷信表现,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一些食物,如芦笋、大蒜、香菇、银耳、黑木耳、红枣、薏苡仁等,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能会有一些协助机体防癌的效果。大量食用这些食物,每日不离的做法是不足取的,非但不可能起到防止肿瘤复发的效果,反而会造成饮食偏嗜,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康复。况且,祖国医学的药食同源也建立在辨证论治治则之上的,各种食物都有其不同的性味,且个人的体质亦有差异,其疾病的种类,轻重,患者的体质等都不尽相同,故患者在选择食用抗癌食物时亦须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辨证选用,否则有可能起到反面作用。
  
“大量进补”的必要性并不是太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认为经过多种有损伤的抗肿瘤治疗后,体质状态较差,宜大力进补。大量食用所谓的“补品”,如甲鱼、冬虫夏草、灵芝、鱼、蜂胶、鸡、鸭、人参、枸杞子、桂圆等,希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康复初期患者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不久,胃口都比较差,“虚不受补”,此时一味进补难以吸收。甲鱼比较滋腻,大量食用后反而导致胃口更差,人参甘温,即使是普通人也不可多食。恢复体质所需热量及营养素以普通国人膳食为主皆可达到,只是在荤汤、蔬菜汁、奶和水果方面略加侧重即可。
   
少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因担心肿瘤生长而少食乃至不食高蛋白食物。肿瘤患者机体能耗增加明显,蛋白消耗增加。摄入大量优质蛋白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肿瘤组织不会因为身体食用高营养价值食物生长得快,更不会因为高蛋白食物摄入越少,肿瘤组织就生长越缓。若外源性营养基质供给不足,肿瘤组织仍按自身生物学特性增殖,肿瘤组织加强从身体正常组织中直接获取营养物质满足其快速生长需要,进一步加重机体代谢异常程度。显然,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对机体危害明显,抑瘤作用却不大。适量摄入这些食物能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正气,从而更好的和肿瘤抗争。
  
合理调配膳食非常重要。膳食分为谷物、蛋白、蔬菜水果三类: ( 1) 谷物类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等,
含有糖、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 2)蛋白类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奶类、豆制品等,
提供蛋白质、微量元素如锌、硒、钙和维生素A、B、D 等。蛋白类食品要适量,; ( 3) 蔬菜水果类, 多食新鲜绿叶蔬菜,
蔬菜水果每天选用3~5 种左右为宜。食谱宜广, 食不厌杂, 新鲜绿色,蔬菜水果, 粗( 粮) 细( 粮) 结合, 荤素结合,
注重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摄入 , 甘淡为主, 多宜蒸、煮、炖、煲汤为佳。平衡饮食,
种类齐全。病人若有厌食、恶心、呕吐等影响营养状况的症状, 应少吃多餐, 选择能量高、气味清淡的食物, 少吃油炸油煎和腌制食物,
避免霉变、腐败食品摄取。对于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来说,
正确的膳食指导应该是改善营养状况最简单而有效的措施。还要强调的是,采取多样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不要过分相信保健品、游医、迷信、道听途说。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务必纠正。
食物调养(即食疗)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和中医营养观基础上的,
所谓食药同源, 食物和药物均具有四气、五味、阴性、阳性和中性。寒凉能清热泻火、解毒, 适宜于治热性病及热性体质;
温热可温中、助阳、散寒,
可用于治疗寒性病和寒性体质。因为涉及到复杂的中医辨证理论,常人难以驾驭,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