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中“人类生存的本质与意义”谈点看法
牛湘坤
前几天我在美篇上发布了《哲学研究的开端是好奇吗?》一文,引起了很多人的阅读和留言。人们对哲学的浓厚兴趣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料,这当然使我感到高兴,因为人们对哲学的关心程度往往与社会的进步成正比。
非常感谢美友们的阅读与留言!但我还是想就读者某些留言谈点看法。
一些读者留言,认为哲学研究的是“人类生存的本质和意义”。这种说法在目前社会上非常流行,但我著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一书中谈到哲学问题时对此只字未提。这并不是我认为这种说法错了,而是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抽象,或说有些玄虚,很容易使人们对哲学研究望而却步。
人类生存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我想,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或说这个问题可能有千百种答案。按照赵汀阳先生的说法,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属于文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当然,按赵先生之意,此类问题属于不合理的“伪问题”,因为它假设了在哲学之外的神学答案(赵汀阳《问题的问题就变成了哲学问题》三联学术通讯2023.4.26.)。赵先生的整个思想体系如何,我不甚了解,但对赵先生关于“伪问题”的论述我还是非常欣赏。哲学老是研究“玄乎问题”甚至“伪问题”,肯定没出息!
实际上唯物主义哲学也承认一果多因,或一个问题有多种解答,但往往认为,在多种因素中,会存在一个主要因素或根本原因,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纷繁复杂的多因素中寻求“最根本最本质的因素”。马克思把这种最根本最本质的因素作为“科学理论叙述过程中的逻辑起点”,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最根本最本质的因素称为“第一原因”。
在我著的书中,我把最根本最本质的因素命名为“终极原因”(我书中第96-99页及第131-137页)。当然,我命名时没有看到亚氏之说,否则我可能会直接采亚氏名词——“第一原因”。虽然我借用了前人的“终极原因”一词,但在意义上有新的含义。无疑,我讨论的“终极原因”比亚氏的“第一原因”更加全面细致,毕竟亚氏所处时代是两千年前。
哲学研究的究竟是什么?说穿了,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对哲学思维下了一个定义:“哲学思维通俗地说就是一种科学解谜思维”(见我书中第140页),它力图解开宇宙中、世界中、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的一切复杂问题之谜,揭示它们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使人们按世界真相做事,按客观规律做事。
也许是哲学比较复杂之故,社会上的说法五花八门,正误混杂。期望人们对它有更多的研究。
以上为个人看法,请美友们指正!
2023年6月11日
注:有多名美友读者坦率地提出了不同看法,非常感谢!但这也引起了我后面又写了《浅谈哲学的地位及哲学应该回答的问题》一文。请美友们继续指教!
2023年6月1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