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行为金融解析之六:价值运动规律

(2010-02-22 15:08:58)
标签:

基金

股票

价值运动

道德经

玄牝

杂谈

   《道德经》第六章内容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用之不勤,绵绵若存”。

    根据我们对于“道”是遍布自然社会一切现象总和的理解,翻译如下:

    事物生成演化所依循的规律及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永不消亡,因此,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它永远存在,道即客观规律是不生不灭、蕴藏妙用、因应无穷,因此谷神(道)不死亡也不会消失,它具备“不易”之德。因为道具备“不易”之德,才能通过“变异”,将道的变化遍布于全宇宙的一切现象中,道因此是生长一切自然现象的玄妙的老“祖母”。道理所以玄妙,是因为人的物质的大脑无法对其全部掌握与认识,人类对于道的认识觉得是深不可测,玄妙无穷的。

    道化生万物而不见其所以生,以其巨大深远、深不可见、神秘莫测、生产万物所以称之为“玄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它而产生,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体和根源。

    道以虚无之柔弱形式生长万物,从无中生出有,我们就得效法道之理,从“弱者道之用” 出发,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从而“柔弱胜刚强”。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以柔弱顺自然特征,“负阴而抱阳”、“牝常以静胜牡”、“知其雄,守其雌”,贵柔崇阴,让自然规律的作用长久存在。

    如果将人类有抽象劳动的凝结即价值比拟成道体,价值确实是人类无法直接掌握的,需要通过价值的外在展现即在运动中形成价格来掌握。

    无论是商品价格、劳动力价格、货币价格还是资本品价格,事实上都是人类社会的分配形式,价格的变化趋势,因此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及其行为的指挥棒。因此,认识把握价值运动的规律,是自觉地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并为人类服务的基本前提。老子在道德经第六章中提出来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用之不勤,绵绵若存”,为我们认识价值规律提供了路径,老子在此揭示了价值运动的基本规律,即只要人类存在,就有人类精神存在,人类精神存在,就有人类精神(脑力、心灵、觉悟)的凝聚,因此价值就是永远存在于人类心灵而不灭的,但价值的外在表现即价格是人心的外在形相,因为它是由人类心灵的内在凝结的外化展现,因此会随时发生变化。

    一是价值是特定时空下人类精神的“静定”与认知的产物。内在的安定,必然形成虚怀若谷的空灵境界,由此决定了价值必然是一种静定之中的产物,虽然产生价值过程的外在表现是各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但价值的凝结需要当事者的精神的静定,从而创造出人类物质或者文化需要的产物。只有人类精神的凝聚物,才能通过外在的交易运动,形成为外在的价格。

    价值之所以能够在交易运动中表现为价格,是因为它是人类精神,其内虚灵无物,所以能够感应天地万物而成为人类精神的凝结表现动。由于价值的空性,故能够无中生有,空中生物,形成不同的空间展现如商品价格、货币价格、资本品价格甚至人类自身劳动力也有价格展现。价值在自然展现方面,表现为一种物质能量,在其静止的时候,是无价的,比如荒山,比如海洋,比如野地,如此而已。在过去,如果没有开发的天地万物,是没有“价值”的,因此无法界定其价格,但价值理论创新后,即是无主物,即使野生自然的东西,只要群体中人对其有需求从而产生使用价值,由于所有的使用价值即价值的外在展现,都是价值的自然或社会性的展示,如果能够可以按照一定时空下的法规来进行交易,即可以产生效用,则可以定义出价格来。这种无主之物成为主人之物后产生的价值,过去在理论界无法理解,因为自然物质没有凝聚人类的抽象劳动即人类的精神并没有凝结其中,但研究者可能忘记了,只要人类集体认知自然物质对于人类的福利是有利的,这种认识本身这是人类的复杂劳动或者高度精神的抽象劳动,因此自然物质就为人类的认知而进行了价值“重构”与创造,从而形成了交换价值。比如现在的生态保护区、原来的荒山、海洋等,都是因为人类的集体认知水平提高后,是自然物进行“精神重构”,从而将没有价值的自然物创造出价值来。

    二是价格是价值在外在人心力量的作用下的产物,不同的精神力量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实现或者转移的结果。价值是静止不动的,但价格是运动不已的。不过价格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合乎道的要求的,即价格的波动或者运动都必须是一种理性的价值的外表现象,无论其是否表现出一种疯狂还是一种疲软的盘整理状态。由于人类集体心理是随时随地会有波动,群体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时空的的评价就会不同。同样,投资者个人由于信息、经验、工具、心理状态等不同,对同一商品、货币、证券或者自然在不同时空也会有不同的评价。特别情况是,由于个人在群体面前的弱势地位,必然带来其对群体认识的认可,即个体经常的行为是放弃自己的认知,依附于群体的集体认知。这样,由于人心的多变,必然导致对同一价值物体的不同时空下的不同评估,在外在的表现即是价格不断地波动。由于精神即抽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个体精神与集体精神的力量在现代社会中既表现为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不同,也表现为行业生产率水平的差异,更表现为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这些差异最县团级表现为个人的工资水平、行业的利润率差异、国家间的利润率差异。抽象劳动水平高的个体、行业、国家因此可能通过价值的外在表现即价格的作用转移出其他人、其它行业、其它国家的利润。

    三是价值虽然是静止的产物,但不同时空下,价值的内在空间布局也是变化的。因此,对于价值投资,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在许多人采用的“市盈率”投资方法,实际上可能会造成非价值投资的后果。由于市盈率是相对静止的点位的一种收益/价格的关系,但未来的收益却是变化的,如果以静制动,必然会出现脱离现实价值变化的情况。因此,我们说的价值是静定的,是指在一定时空下的静定,在不同时空下,随着精神力量即抽象劳动水平的高低,价值的区间分布也是在位移的,比如价格/收益的关系就是如此。同时,群体心理的共同作用,也会对价值的外在表现起到集体的扭曲作用,这种扭曲是如此的频繁和强大,使价格偏离价值造成常态的结果。当以散户为投资主体的时候,由于普遍的喜欢投资“便宜”的股票,必然造成业绩差内在价值低的证券比内在价值高的证券涨幅更大的情况,这虽然是对价值投资迷信的一定修正,但它不会永远过度存在。在正常情况下,价值与价格的适度偏离是经常的,因此,我们也不能过度将价值投资迷信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