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5生命的力量13
(2009-09-15 13:33:47)
标签:
力量生命力生命质量优秀文化杂谈 |
上文(生命的力量12)我们讨论了如何在开放心胸的条件下吸纳人类优秀文化充实自己的智能,提升生命质量的问题进而提高生命力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个体也好,厂商、群体、民族、国家也好,提升生命的力量一般来说要有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如何在开放的体系体制环境和制度下保持身心健康?
二是如何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并提高自身的生命力或者整体竞争力?
三是如何在学习提升的过程中与环境、与他体进行交流并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是如何提升自己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的协作水平并提高全体的效用以达成多赢?
第一,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提出,一个主体的生命如果不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其生命力量就会在环境压力下消亡。要成功地生存于世界,个体要寻找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于一个个体生命来说,不仅是单纯的肉体存在,还有心理、精神层面的生命。如果个体不存在心理、精神层面的生命,个体与动物的核心区别就不存在,要么被人视之为畜生,还么被人视为行尸走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对于个体的重要意义在于,个体不仅明白个体幸福生存不仅是个体努力的成果,还是通过心理协调,与他人分享合作的成果。一个个体的境界高低,不仅在于其肉体的强健,还在于其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高尚。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一个个体即使身体殘废,如果心理健康精神伟大,仍然会得到社会的赞赏,如果只有强健的身体而心理和精神不健康,对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就会得到人类的否定。
第二,个体面对的环境,既有自然的,还有社会的和精神(文明)的。对于自然,个体基本上有两种态度,一是掠夺性的,将自然视人类的工具,即以工具理性来对待自然,对自然只有索取而没有回报。自然作为天然的存在,也是宇宙生命的体现,既然是宇宙生命的外在体现,也有新陈代谢的过程。人类无论是个体形式还是集体形式对于自然的掠夺,就可能破坏自然的新陈代谢的平衡过程,就会得到自然为恢复自身平衡而不得不对于人类过分掠夺进行“报复”。因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表现为掠夺而无回馈,则必然被自然报复。过度放牧,草场沙化;森林砍伐,洪水灾害;杀戮野生动物,疫病流行等等,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基本现象。
同样,在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儒家讲究的是仁,即个体要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首先要从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考虑,达成各种利益的协调与和谐,最后个体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近期不断报道的有关贪官、有关黑社会人物的落网,都是与个体生命没有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利益关系。占有、掠夺自然也好,占有掠夺社会也好,由于绝对真理讲究对称与平衡,多占有的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会以各种形式返回,无论是主动的还是法律形式被强制的,总之天网恢恢,谁不会比谁多得。要想多得,先要多爱人之心多奉献。因此,只有将劳动当做生命中的第一需要,只有心存在奉献之心者,才可能强健体魄、才可能身心健康,才可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量。
第三,个体具备奉献之心,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已经解决,还得具备实际的智能才能实现“心有余而力亦足”的格局。因此,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是为人处事的,还是学习提高的技巧方法,还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无论是个体的问题,还是集体共同的问题;无论是国内的问题,还是国际问题,都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智能。个体的智能水平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可能性越大。当然,时势造英雄,个体能力智能还得与社会需要结合。战国时合纵与联横术吃香,就是因为当时诸侯对此有强烈的需要,当代世界对强大的军事科技与民用技术、商业营销者能够成功,就在于当现的世界国家力量一是是军事实力较量,二是国民财富较量有关。“学以致用”,是智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最有用的智能是能够预测未来需求并储备好相关知识、技术、能力、智慧的智能;因为只有预测出未来的方向与机会者,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价值创造是价值实现的前提,预测未来需求,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最佳路径。
第四要实现个体、集体、国家甚至国际间的多赢局面,不仅需要极高的智能或者说是智商,还是具备极高的情商。单纯具备创造能力,生命的力量已经很伟大,如果能够将创造的力量让他人、让集体分享,成为增强国力、造福人类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才是真正伟大,因此,情商在个体生命力的实现中具备天定的地位。回顾历史上伟大人物,无不是具备天才的营销能力。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销自己的解决人生痛苦的路径,释迦牟尼创造了方便法门,对机说法,根据听众的情况,用广大人世群众最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说其理论,因此在古代印度,佛教在很短时间内扩展开来。同样,孔夫子以“有教无类”的心胸,吸收并教育当时的“贫下中农”子弟学习各种精英知识,为广大民众子弟在社会中发展打开了机会之窗。只有个体的智能与情商有机结合,向广大民众放开心胸,以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解说自己的主张、方法等,才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大众的力量,个体生命才能成为大众幸福生活的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