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快刀洪七
快刀洪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64
  • 关注人气:21,1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孩子》里的国策反思:儿女双全才是真得“好”

(2013-07-16 23:53:05)
标签:

it

 

《中国孩子》里的国策反思:儿女双全才是真得“好”

前几日,笔者一位浙江的好友带着未婚夫来成都游玩,不过毕业了2年而已,如今的她在爱情的滋润下愈发美丽。恰逢最近两天四川地区突然遭到暴雨袭击,这小两口想去青城山的计划就给打消了,闲暇了倒也是好,我和她一边看电视一边有一茬没一茬地聊天。说着说着,好友突然满脸慎重地说道:他家说现在失独家庭太多了,叫我生两个孩子,但一个一个生那得多磨人啊,现在抚养成本又高,你说说,到底是一个好还是两个好?”看到她那既无辜又严肃的表情,我噗嗤一笑:“两个孩子不好吗?要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儿就更好了,你看这‘好’字儿,不就说明了一切吗?”

好友还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样子,正在这个时候,电视里播放《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片段吸引了她。剧中,第二次怀孕的易太太娇柔、敏感、挑剔,但那一股子怀了孕的喜悦仿佛过电视机传到我们跟前了。本来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的易太太也埋怨说一个接一个地生,说自己都大龄了,还为了给易先生凑个“好”字而继续生。好友看到这里,眼睛紧紧盯着电视机,彷佛想从易太太的例子里得到等多的决议权。剧中,易先生心急地问易太太怀的是否是男孩儿时,易太太娇嗔地对易先生说道:“一儿一女才叫好!我这是为你们易家凑个好。”好友看到这里,不禁深情沉重一番,低下头看着手上系着的那根红绳,喃喃说道:“谁不希望‘好’呢,可是我怕重男亲女呀,小时候隔壁家就是那样,小女孩儿她爸就老打她,好吃的好喝的全留给弟弟,她妈也管不了,哎!”

其实,好友的顾虑不仅是许许多多80后、90后正在面临的问题,更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2012年7月,15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呼吁放开二胎;11月,三十多位经济学家呼吁停止计划生育;2013年1月14日,国家计生委称“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这个根本不动摇”。不过最近也有消息称,二胎政策将逐步放宽,“单独”家庭(即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也可生二胎。面对已经走过三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但是政策归政策,说到生二胎的现实,可不是想生就能生的。怀第二胎,即使政策障碍不存在了,我们也还有诸多现实的顾虑:经济条件许可吗?生活压力是否太大?如何公平的分配父母对两个孩子的爱?……由此看来,二胎到底要不要?这早已超出爱情本身的含义所在,孩子不仅是爱情的象征,更多时候,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氛围以及经济条件的象征,甚至,“生孩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尺。

就目前看来,现在中国的经济状况已经今非昔比,当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最富有生产性的阶段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被称作“人口红利”。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这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口红利已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历史性机会与条件。然而,中国人口红利近乎竭尽也逐渐成为人口学界的共识。再有一个不得不面临的现状就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亿大关的国家,其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3%,这一比例正在快速上升。如果继续保持现在1.18的生育率,2017前后年中国的人口将停止增加。

虽然培育一个孩子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但孩子的成长,给予父母那份切身的甜蜜与幸福,也是无法掩盖的,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问题,更关乎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的健康化的发展大计。不得不说,好友的顾虑是对的,正像《中国孩子之学堂教育》里的易太太说的那样:“一儿一女才叫好!”我们期望,这个“好”字能贯彻,能落实,能让中国夫妇像易太太和易先生那样,拥有一个真真正正的“好”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