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微信APP
(2013-06-21 03:20:05)
标签:
it |
分类: 数字时评 |
不过今天不说微信针对个人用户的作用,今天姑且从平台的角度,臆断一下微信企图要做成什么东西。
臆断一:微信将会成为一个企业AppStore,微信APP将成为专属名词
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以来,尤其是自从公众平台自定义接口开放之后,互联网行业内,对微信大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微信或许能够成为另外一种AppStore。大家都知道,200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繁荣,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建立企业站点,已经成为给企业起名、注册、招聘员工之外另一个必备件。无论访问量多少,建立一个网站,就好像建立一个虚拟的门面。做生意得有里有面,办公室得装潢得体,网站也得搞得有声有色。网站往往就成了客户接触到这家公司第一途径。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了,开始有很多企业认识到,我应该有一个APP。可是苹果最痛恨这类APP,并且明文规定“用于企业和产品宣传的APP,不允许上架。”于是乎各种企业级别不得不变着花样改造APP混着上架。但是无论怎么改造,这种APP往往处于无人问津下载量少的状态,即达不到企业自我宣传的目的,也根本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俨然是一种双输的局面。蔡文胜预计微信公众账号出现,会有50%的APPS都变得没有必要了。我想他就是指的这类APPs。
那么微信的公众账号和自定义接口的组合,就有效的解决了企业的这部分刚需。尤其是那种有既定会员系统的企业,特别适合开发这类微信APP,实现点对点的会员服务。结合会员卡,这类微信APP就会变得非常贴心、实用。微信将成功从苹果和众多Android应用商店中夺取企业移动应用这块肥肉。
臆断二:微信将会打通消息推送,商业应用中干掉手机短信
前段时间微信v4.5出来之后,人们又开始习惯性诟病这些新功能。我觉得这是爱这深责之切的表现。大家可能明白对讲机的用途,但是其中有一个新功能叫做提醒,很多人就觉得很奇怪。这种ToDo类型的APP,几乎在所有人的智能手机上都有安装,微信的这个功能看上去就成了鸡肋一般。很有意思的现象又一次出现了,微信的每一个所谓新功能,都会被诟病成鸡肋,而玩玩被认为鸡肋中的极品都会变成杀手级的应用。那么这个提醒,会不会是一个杀手级的应用的。我这里放胆告诉大家,它不仅会牛而且会非常牛。
玩智能手机的用户,尤其是iphone用户都知道,有一个东西叫做消息推送。当你的好朋友给你发来一条QQ信息,当有人给你回复了一条微博,你的手机也会弹屏显示出来;你正在玩的某个游戏离线生产金币任务完成了,都会弹屏告诉你。这些,我们都称之为推送(push)。iOS和Android都有默认的推送机制,国内也有诸如Jpush这些推送机制。信息推送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一个生命线,在频次合理的情况下,可以不断增加用户粘度。推送机制是任何APP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微信已经完成向朋友推荐第三方应用、直接在微信中打开第三方应用、公众账号自定义接口这三个重量级功能。我们只要在结合这个提醒功能,放在一起联想,就不难理解。这几个功能一旦打通,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完全跨平台的推送机制(更可怕的是这个推送机制已经拥有3亿个装机量)。对于网站、公众账号、APP开发者来说,只要能够调用这个提醒接口(一定会开放),就可以很自然的将信息推送到用户的微信中,并且通过微信弹屏,跳转到各自的公众账号或者APPS中。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网站或者APP需要下发用户注册验证码的时候,可以不用每条花6分钱短信成本了,通过微信下发就可以了;你的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还款确认短信,或许也能够变成微信通知(招行每年得省多少钱啊)。
微信将成功从运营商口中夺取商业SP短信服务这块肥肉。
臆断三:微信让HTML5发扬光大,网页前台工程师重见春天
移动互联网,由于APP之风疯狂刮来,让IT从业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Nativeapp的开发人员待遇逐渐变好。在广州一个两年经验的Android工程师,底薪也不会低于7000元。有人欢喜有人忧,相比之下传统的网页工程师,就算是练就了一身HTML5的好本领,也好像被牢牢地定在了十字架上,不得翻身。企业建站本来就非常低贱了,访问量少,那么又为什么要开发手机页面?为什么要用响应式页面的前台呢?纵有一身本事的前台高手们,不得不拼命用webapp来变相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始终企业类型的APP处于一种非常纠结的状态。下载成本和手机的私有属性,导致用户根本不会下载一个跟自己日常生活毫无相关的东西。自然众多努力,能够给这些前台程序猿们带来的收入还是少之又少。
不难看出微信APP,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完成了这步转变。建立一个企业公众账号,然后和企业自己的手机站点关联起来。丑陋的Wap,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审美的情况下,拥有响应式页面布局能力,和HTML5前台功夫的程序员自然会逐渐吃香起来。据我了解,目前在广州,外包一个HTML5响应式手机页面开发的费用已经涨了两三倍了。微信成功的让前台程序猿们从客户端开发那里夺取了一块肉。
总结:2013年应该是微信年,期待
一个优秀的平台,除了给最终用户优秀的功能和良好的体验以外,一定要有一个健康平衡的生态体系作为支撑。更多的客户能够抛出的需求,吸引更多开发者愿进入这个体系提供优秀的第三方服务,来满足广大用户各式各样的需要。微信正在逐步实现用户、客户、开发商在这个体系中相互促进和成长。只要持续保持这种开放性的战略态度,不要妄图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不难想象微信的未来将有多么辉煌。
最后,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微信APP。因此企业也不要盲目跟风。适合做微信APP的企业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已有或者希望建立会员系统,实现点对点用户服务、咨询和互动需求;第二,企业应该有本事把二维码贴出去让更多的目标用户看到并且扫描。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企业,我建议,还是不要在微信APP上浪费精力了。
来源:创业邦 作者: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