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NaHS溶液中各物种浓度的排序(二)

标签:
转载 |
四、NaHS溶液性质的特殊性
从化学组成的角度看,NaHS溶液与NaHCO3溶液都属于两性物质溶液。似乎会有相同的性质,可以用相同的计算公式来讨论和分析。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而是两溶液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其根源,当然要从体系中,诸多酸碱平衡所处的地位、或者说主次关系的变化上来寻找。
众所周知的是,在NaHCO3溶液中,HCO3-离子间的质子自递平衡,HCO3-
如果在NaHS溶液中也有,HS-离子的质子自递平衡是体系中最主要的平衡,这样的性质。那么,就必然会有[H2S]与[S2-]的大约相等(像答案三那样);其中[H+]的计算,就可以直接用两性物质溶液中的最简式来处理。
答案三的不成立表明,在NaHS溶液中HS-离子间的质子自递平衡,不见得就是最主要的平衡。
在NaHS溶液中,究竟哪个酸碱平衡才起着主导性作用呢?这就需要一一列出该体系中所有的酸碱平衡,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平衡常数如下:
NaHS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按平衡常数从大到小排序):
HS-作为质子碱的解离(即,通常所谓的“水解”),HS-
+ H2O=
H2S
HS-间的自身质子争夺反应,HS-
H2O的电离,H2O=H++OH-的Kw=1.0×10-14……(8)
HS-作为质子酸的解离,HS-
从这些平衡的平衡常数可见,平衡(6)与(7)进行的程度最大。且平衡(6)还要更重要一些(Kb2>K)。
如果,再考虑到溶液中HS-离子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溶液越稀,水解的影响就越突出,而占主导地位。可以认为,“Kb2>K”是该溶液中[H2S]>>[S2-],且两者能相差十余倍的,最主要原因。
在讨论这个体系的性质时,只把它看做是一个弱碱溶液,只考虑HS-离子的水解的过程(6)。则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这个碱性的溶液,要先计算其中的[OH-]。这样有,
。
这样计算出来的[H+],与用式(4)或(5)解高次方程计算出的结果相比,居然只有区区的-3.4%方法误差(在5%的允许计算误差范围内)。这是,出乎人们想象的。
这表明,作为计算两性物质溶液中[H+]的“类精确式”,与计算一元弱酸(碱)溶液[H+]的“最简式”间,居然有某种关系。用它们处理某体系时,可以得到极为近似的结果。
对此,可以证明如下:
而就所讨论的体系,来化简“类精确式”的过程则是:类精确式根号内的分子中可省略掉“Ka2c”项(因Ka2c<<Kw)。并且其分母中可省略“Ka1”项(因Ka1<<c)。这样,把类精确式简化后,
。就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对这个体系的计算实例告诉人们。计算两性物质溶液的“类精确式”,有着极大的“适用范围”,它在水解平衡占主导地位的两性物质溶液中仍适用。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2] 武汉大学等校编. 无机化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年
[3] 林树昌. 曾泳淮. 酸碱溶液氢离子浓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化学教育. 1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