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日本长崎,让中国人亲切和感动的地方(六)

标签:
转载 |
![[转载]日本长崎,让中国人亲切和感动的地方(六) [转载]日本长崎,让中国人亲切和感动的地方(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绿油油的稻田让人联想到秋天金黄的收获, 在日本长崎,我们乘车上山实地观察了波佐见的一处梯田. 当地人叫作鬼木棚田. 梯田规模已经萎缩很多, 一些已经荒废, 一些被改成茶园. 现存的水稻梯田落差大约是100多米, 据说因为最近几年开始有城里的客人来参观, 村里的老人才开始恢复了一部分稻田.
相比DEEP杂志8月号杂志推出的中国云南的哈尼梯田, 长崎的鬼木梯田的规模就太小啦.
日本的农村景色,传统式建筑,水稻的产量一直不高,但是日本农民一直坚持传统的种植法,很少用化肥,也不引进产量高的杂交水稻.说实话,日本的国产大米是最好吃的,也卖的很贵.
进口的大米便宜不少,但是口感的确差一些.
在日本,国产货是质量好的意思,价格也贵. 进口货在日本的形象就是便宜,
质量差一些.一般来说,最好的产品都留在国内消费,出口的都是二流的,进口的都是三流的.
在波左见,我们有幸在一个小村庄里逗留,吃了一顿日本的农家饭.这就是乡村小店四季舍.
农家饭馆是在一个传统民居改建而来, 宽敞的木结构大厅里,一群村里的老年妇女在做一个画展.墙上的一个条幅让我们很是激动,
居然是:仁义礼智信!
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年轻人一般也是喜欢在大都市生活,乡下很难见到年轻人.
我们的午餐,一顿典型的日本乡下粗放式美食, 价格是长崎市内餐厅的大约一半的价格.
农家乐里,居然还有体验制作匹萨的炉子.旁边一间屋子还可以给城里人提供制作陶瓷的体验工坊.
日本农村的老年文化活动也很有趣呀.这些都是乡下妇女的作品,大都是她们很熟悉的农村生活, 各种野花,
菜蔬作为题材.这些乡土作品,很清新的呢.大都是春天的野花,
夏天的黄瓜,
秋天的豆角之类.老人们也很幽默,
其中一幅画是一个老婆婆的样子,
题词是:
我的减肥目标是10公斤.
这次日本农家乐,感觉是很温馨, 一听说是中国来的客人,老板和伙计都一起围上来聊天,听到中国人里居然有人会讲日语, 而且听不出来任何外国口音,这些半信半疑的日本老头老太都是一番赞叹,惊奇不已. 其实, 他们哪里知道, 三个中国人里, 只学过半年日语的我就是最差的. 小李是在日本出生长大的的中国姑娘, 去年才大学毕业回到中国工作的. 另一个DEEP杂志邀请的观光人类学专家张曦, 在日本生活10多年, 日本东京大学的硕士和博士.
这次,DEEP杂志派到日本的采访组,可以说是"史上"最牛的中国媒体采访团啦!
午后在波佐见的一个小镇边上, 我们拜访了一个当地的陶瓷工艺大师平尾正美. 在一间略显简陋的工作室内,
我们和这位略显内向的艺术大师攀谈起来.
平尾先生制作的最大尺寸是高30厘米,
直径40厘米的花盆.
因为烧制的时候要缩水20%,
所以制坯的时候尺寸还要大.
因为传统的手工拉坯力量不够,
转速不高,
制作高或者长的大型坯胎的难度很大.
所以,
几乎所有的陶瓷手工制作都开始用电力转坯.
平尾先生的功力主要是在制坯上, 他喜欢的青花瓷图案通常是麦穗, 樱花和葡萄.
与出产艺术品的有田烧不同, 波佐见烧一直致力于生活用瓷. 平尾先生介绍说, 波佐见烧的磁石矿采自于熊本县的天草, 在佐贺县的嬉野加工成为瓷土. 青花釉料则是出自于有田.
对于波佐见烧的未来, 平尾先生忧心忡忡.
近年来, 日本的饮食文化悄悄改变, 直接冲击传统的陶瓷业. 一是经济不景气,使得瓷器的订单不断减少. 二是大量的瓶装水, 听装饮料开始控制年轻人的生活, 喝茶用的陶瓷市场不断萎缩. 三是家用玻璃和塑料器皿增多, 进一步挤占瓷器的份额. 这样一来, 日本的传统陶瓷业面临很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