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衣衫上修史——哈尼族少女银坎肩

标签:
衣衫少女坎肩哈尼杂谈 |
分类: 人文探奇 |
反面
哈尼族少女银坎肩: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征集地:云南省金平县
尺寸:长46厘米
历史上南迁的氐羌民族,成为如今主要生活在云南哀牢山和无量山间的哈尼族最早可追溯的源头。在漫长而艰辛的长途迁徙中,哈尼族人因循自然生态,在大地上作画,在衣衫上修史,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农耕文化。
作为文化的载体,哈尼族人将其对自然、宇宙的认知以及对祖先、历史的追溯都书写在了绚丽多彩的服饰上。创作素材上至繁星朗月,下至河流鱼蛙,从具象图案到抽象回纹、三角纹、涡旋纹等几何图案的提炼,以及对银饰的钟爱都满盈着护佑家园和生活的希冀。
哈尼族服饰有着明显的“角色”区分,标志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充当着“过渡仪式”的重要物质呈现。该件银坎肩,重约3斤,为少女节日所穿之盛装。少女时期,青春洋溢,因之银饰佩戴较之儿童与已婚妇人更为丰富。用“银”,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共有的地域性文化现象,大都是为辟邪、美观、彰显富贵之用。云南金平县的哈尼族“银”衣,将银(并配合锡)打制成十字交叉空心立体和圆形状银钮,一针一线缝制在自纺土布上,前面辅以涡旋纹样,背部嵌满银钮,领口处为银质仿鸟纹花样盘扣。该坎肩前长后短,穿在长袖上衣外,华丽端庄,极富美感。(供稿/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部 摄影/吴洁)
有奖问答:哈尼族最大的节日是什么?
(答案请发至新浪微博@中国科学探险或微信deep365)
上期《黑发金面护法金刚》答案:西藏
上期获奖读者:@夜葬歌 @月雪幽幽
节选自《LADY格调》2013年第8期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LADY格调》2013年第8期
购买本期或全年杂志请刷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