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论语》感言
(1)感谢伟玉、佳轩、覃琳和燕华等讲解人的辛勤劳作,特别是伟玉先生,天天坚持早读,大部分时间都来带读。为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论语》,他还抽出几十小时将文本分门别类,使孔子的形象和思想清晰可见。
我还记得当年在学五读书,读完后他抚着我的头:“坐吧”,我有种清淡而明显的感动——他知道在讲解时我会坐下,这使我想起了他的耕读感言:“在被关怀中,我学会了关怀。”
(2)贤宇师兄对经典是那么欣赏,在他的呼唤下,我这学期90%以上的早读都参加了,而上个学期基本没来。
一开始完全懵懂,而后至今有点体悟了,对某些切己的话体会更深,可惜因为文句和阅历的障碍,还是时常开小差。逐渐来吧!
最重要的收获不在于文句,而是早读和字里行间营造的氛围——温情与敬意
——濡染着我!我感到自己有明显变化——不再动不动炫耀自己,也不容易发脾气了。
(3)佳轩的讲解中带着关怀,有些还和我有共鸣,我很喜欢他。
而且几乎每次来都爱抚我一次。
(4)也喜欢覃琳师姐的温和沉静和燕华的活泼开朗,讲解各有风格!
(5)伟玉和佳轩通过我的提问注意到我一贯的担忧——等级制度会不会导致奴役,我感动。反思:可我什么时候注意过他们关心的话题呢?
(6)孝子张老师的虔诚也给我深刻印象。
道德经研讨感言
(1)最大感受:我对郜师兄的看法有明显改变。
一开始我带着傲慢心+当时工作屡屡受挫+师兄当年貌似“挑战”我的言辞,让我感到对手在旁,浑身不爽。
四月份开始转弯,喜欢他了,可能因为他的改变,但耕读人温情与敬意感染了我肯定是个重要原因。其天地间自由人的气质、与道士的接触经历让我有共鸣。
特别是当他讲到自己曾经如何争强好胜、与想成功而屡受挫折之人相处如何导致互相伤害时,我深有同感。要知道我骨折就是因为三次跟自己较劲,他对我笑道:“强梁者,死之徒!”好在我们走过来了!
一次朗诵道德经时,我边读边划线,每次划线他都要扭头看我划线处一眼,好像关心我的想法。朗诵完后我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与温暖。他笑言:“你太敏感了,我可没有注意。”
后来他事情特别忙,身心疲惫,可仍带着道士之心拨冗准备文本、案例,和我们探讨,在此表示感谢!
(2)世界太奇妙,心清静而术高之士真不少!但我还记得:高术莫用!
(3)潜意识终于体悟:真正的伟大孕育于平凡!炫耀自己对我而言逐渐失去趣味了!
(4)入世奉献和出世自修交替的生活非常令人向往!
“功遂身退天之道!”
(5)传统文化精神就在我们潜意识深处,学习之即拍灰再现。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6)从开小差到渐入佳境,ZY加油!
(7)楼宇烈先生的养生之道简单朴素却很有用——出现疾病、亚健康,先反思生活方式出了什么问题,自我调整,多半不需去医院!例如劳累,立即减少次要事务,泡泡茶!
师兄讲起这点时,我特别畅快——潜意识中的成功学毒瘤正在消解!
(8)怀念木兰姐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儒雅气质、道德经17章和38章构成绝妙对应……。还有她对我的鼓励:“ZY特别有赤字之心!……在这个社会上,幼稚是对你最高的赞扬。”入世后,一旦面对“你要成熟点”的责难,相信它能成为我守护初心的力量!
(9)ZY:“哇,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像道士。”
G:“你这么说时就已经不是道士了!”
道士的很多美妙体验难以言语,先说到这吧!
耕读花园感言
在高师傅和康师傅的带领下,在耕读花园劳作了三个月,每周坚持,感觉特别好。
(1)几乎每次都能体会到新鲜,繁重的脑力劳动之余干点体力活,一下就refresh过来,心情大好,效率大增!
(2)高师傅将苗儿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只可惜我多次心散逸,踩坏了好几个。
(3)劳作累时一旁参观、或拍照、或写日记,然后接着劳作。最后在高师傅家饱享一顿美餐,真浪漫!
(4)感谢康师傅留下精彩的农耕照片,还把我们的形象塑造得这么可爱。
(5)欧红宇同学热情发心,才华横溢,而且也是上学期刚加入耕读社,共鸣而吸引!
(6)只管耕耘,耐心等待,发芽了!开花了!对于首次接触农事的我而言,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卖苗记(摘自5月12日善行日记)
7点多一点起,在西门等GJ师兄,啃着昨天买的早餐,边吃边等边看书,他来之前已解决重要问题。
见面后分工,他移苗入盆我去搜集袋子。然后各端着一个沉甸甸的盆,附上其它物品,匆匆赶去。
路不太远,可一会儿就手酸了,G师傅希望赶在苗萎蔫前卖出去,于是不间断毅然坚持!终于到了!
菜市场人山人海,我们在阴处摆摊,放好我昨天写的牌子“农科院黄瓜苗,有机无农药,北大耕读人栽培,一元钱一棵。”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等待。
不久有人买了一棵,我们热情地为他装好一棵苗。正当开心忙碌时,城管来了,有点阴沉,要求我们离开。我微笑着:“您可以给我们推荐一个地方吗?”他表示:“到大门外面去,那里我不管。”
移去后不久,另一城管接踵而至。我们打了5次游击战,终于找到一块阴凉地。
GJ师兄负责照顾幼苗,一副园丁的样子;我负责吆喝,声音欢快洪亮,绽放微笑。
路过参观者不少,约20多人最终买了,老人居多。
观察到人间百态:(1)一位妈妈请她约5、6岁的女儿来买;
(2)“这黄瓜苗能成活吗?”
我:“只要注意三点就能成活。”
“哪三点?”顾客凑过来,期待着答案;
(3)“哎呀!这是北大学生种的!有前途呀!”略一心动,随风而过!不过这提示我们,宣传的时候要突出“北大人栽培”。
(4)一位中年男子:“你们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干起这种事来!要是我儿子,我早要赶人了!”我略感不爽,不过很快想起实情:我们业余出来体会别样生活,劳逸结合。如果真出现“不好好学习”的情况,早在别人指出以前自己就觉察并自我调整了,于是波澜随风而过。
面对负面评价,多去想事实,反思自己的真实动机!
(5)“能不能便宜点,别处都是五毛钱一棵。”我们欣然同意。
约2h后城管才来。我们当面端起盆子走了几步。等他们走远,我们又回来了,一边销售一边巡逻。
认识社会:请教旁边一位摆摊商人:“为什么城管不管你们?”,他告诉我他们与公安那边的领导有关系。他欣赏我们学生,答应城管来时一句话帮我们了事。考虑到摆摊没有妨碍更没有伤害任何人,我俩坦然接受了这个“保护伞”。
认识社会:另有一名青年告诉我们:“这些城管其实很好沟通,来软的别来硬的。”
刚过11点,就卖出了33棵!余下的都是萎蔫的,于是我们欢喜地离开。
黄瓜苗外科手术记
到农耕花园体会了一项新活——给黄瓜苗动外科手术——在不损坏苗和薄膜的前提下,去除苗周围的杂草。
这可是项精细活,我用手用心体会着巧劲——捏的压力小、往外拔的压力大,于是连根拔起。
因为骄傲,不慎将薄膜的洞扩大,hi!调整过来。
自以为有点经验了,只见ou先生往下一挖土,一片杂草根纷纷翻出!
受此启发,我改用小铲子动手术——连根挖土,铲倒杂草,又将它们留在原地来滋养幼苗。于是,竞争对手瞬间变营养品,颇有兴味!
不久发现铲子太大,容易伤及无辜,又改成细棍子,向炒菜式地炒翻杂草。我感觉自己成了外科医生,特别有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