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团体心理咨询?

标签:
团体心理咨询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来访者成长小组团体互动杂谈 |
分类: 专业文章 |
团体心理咨询,顾名思义就是3人以上的求助者,和1-2名专业的团体咨询师组成的成长团体。团体咨询师的任务是营造适合成长的团体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使面临生活困境或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可以激发各自的成长潜力,使人们通过团体的力量更加全方位地达致自我和人际关系的成长。
团体心理咨询的基本情况
在有些流派的团体咨询里面(比如存在主义团体),一般称呼团体心理咨询的团体为“小组”,而带团咨询师则是“组长”。
这强调了带团咨询师需要尽量放下“专家”的身份或头衔,而是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来全情参与,只是在小组发展需要专业支持的时候,从专业角度以合适的方式对组员进行干预,以协助他们成长。在其他的时刻,带团咨询师也要作为团体的一份子参与其中的任何讨论和活动。
这样一来“小组”对带团咨询师的要求就变得非常高,因为她必须一边作为成员参与其中,还必须能够适时承担“组长”的角色,为组员提供专业上的协助,也就是说她要一边感性地投入其中,还必须时刻保持理性的头脑——说起来,这和咨询师在个体心理咨询中的状态是非常相似的,所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咨询中只需要面对一个来访者即可,而在团体心理咨询里,咨询师要同时面对十个左右的来访者,这个挑战还是很大的。所以带团咨询师,也就是“组长”必须在具备专业心理咨询技术、积极正向的人性观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后者尤其重要,因为这将是“小组”有持续生命力和动力的决定性因素。
团体心理咨询和个体心理咨询一样,也有各个不同的技术流派,有认知行为、系统治疗、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这一般取决于带团咨询师的技术背景,但无论是哪一种技术取向的小组,最终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促进团体成员的成长,使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在形式方面,团体心理咨询分为结构化团体、非结构化团体和复合型团体,结构化团体是经过严格设置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固定的主题,咨询师在团体中起着重要甚至是突出的作用。而非结构化团体则极大地弱化了咨询师在团体中的地位,更多的时候非结构化团体较少为每次团体活动设定主题,让成员们自己创造小组的主题和发展。
很明显,复合型团体则介于前两种团体之间,我个人较倾向于这种团体。一是我们中国人都是群体动物,从小所受的教育使我们有更多的集体意识和规则感,但缺少一些“我”的感觉。如果在团体成立的最初即采取非结构化团体的方式,容易使一些人难以适应,感到过于松散,因而无所适从。而太多人为设置的结构化团体,在我个人看来容易束缚团体成员的潜能,使得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也就限制了他们的成长。
作为现实生活的预演场所,心理咨询为人们提供了自己人际环境中所不能提供的安全的演练场,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从这个层面来说,团体心理咨询比个体心理咨询更加适合“预演场所”这个名号。
相对个体咨询来说,团体咨询都有哪些优势呢?
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团体中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受及观点,这势必会引起其他组员的共鸣,因为很可能困扰A成员的问题,也正是B成员所关注的,二者就很容易形成深层的联结,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另外,成员们在很少人为限制的团体中进行互动,这使人们不由自主地呈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人际互动模式,而团体又是一个开放、接纳的安全环境,这使得团体成员可以用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直观的方式回馈给当事人,关于他的表达方式、关于他的行为模式、关于他的思维模式带给别人什么样的影响和印象,尤其是当大多数成员都对某事表现淡然,而只有某一个成员表现得过于激动,这是小组最有张力的时刻——这个时刻将有助于当事人更加全方位地观察和认识自己,而这种模式,则是在一对一的咨询室里无法提供的。
团体心理咨询和个体心理咨询在疗效方面最大的不同,首先是正面的回馈从其他组员口中说出,比咨询师说出,对来访者的影响效果更加好。因为来访者很容易想到咨询师说他勇敢、智慧是因为希望他改变,而其他同等的组员说他勇敢、智慧则是没有什么用意的真诚表达。
其次,在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里,有些问题如果来访者刻意避开,再有经验的咨询师也可能错过关键点。但在小组活动里,要长期隐瞒某一问题就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咨询室里的观察者只有咨询师一个人,而小组里则有十人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很可能组员C看不到的,组员D就会一针见血地提出来,使得刻意隐瞒的问题无所遁形,从而有机会得到解决,让当事人的生活更快地通往幸福安宁。
最后,一个好的团体将具备以下几大治疗因素:团体支持、团体学习、团体乐观性、团体赋能感、助人机会(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GT),尤其是“助人机会和团体赋能感”,在一对一的咨询室里可以做到的也很有限。在团体里的成员会很容易接受同质性伙伴的分享和建议,尤其当别人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缩影的时候。而通过帮助别的成员,也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地反思自己所处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将有助于提升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及与他人的联结感,从而为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团体心理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的关系
那么,既然团体心理咨询有那么多优势,是不是就可以代替个体心理咨询了呢?当然不是。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
由于团体中的成员较多,咨询师不可能就某一个成员的问题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否则就会影响团体的进程,影响其他成员的收获。这就导致团体咨询里的沟通很难深入,如果是一些比较深的问题,比如成员有酗酒、社恐、强迫等情况,而团体的主题却是人际互动或青少年成长,那么该成员就需要在参加团体咨询的同时再去求助于专门的个体咨询,二者相结合才能最终对当事人有实质性的帮助。
所以其实个体咨询比较适合在前,也就是说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个体咨询,待主要问题解决,在进入现实生活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之前,先进入团体心理咨询进行“预演”,是很恰当也非常有益的安排。
进入团体前的注意事项
1、
2、
3、
4、
5、
6、
什么人适合进入团体心理咨询?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