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逻辑、智商与幸福:以“宝马车里笑”VS“自行车上哭”的一个近似分析为例

(2013-10-03 12:12:40)
标签:

心理

杂谈

分类: 一言堂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还是刚好相反?这个二选一的价值判断应该难住了不少人。不过必须要说,在这个选择题面前犹豫的人,以及理直气壮地做了一个选择并且摒弃另外一个的人,脑子都还不太够用。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假两难情境,而类似的选择题,是很容易让脑子不够用的人掉进坑里去的。

所谓假两难谬误(Either-or false dilemma fallacy)指的是实际上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但论者只假定存在两种可能性,并要求受众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绝对的二元对立的概念,比如真VS假,那么就只存在两种可能性,不存在第三种。比如”我宁愿相信小王说真话,也不相信他说假话“,这就是一个逻辑上不成问题的表述。但”宝马车里哭“和”自行车上笑“显然就不是如此。

实际上,分析这个价值判断的内容本身,会发现其涉及了两组似乎二元对立的概念。第一组是”宝马车VS自行车“,第二组是”哭VS笑“。严格地来说这两组概念都不是二元对立。宝马车和自行车之外,有没有日产车、红旗车和宾利车?哭和笑之外,有没有冷漠、愤怒和恐惧?如果要简化问题,追溯原作者的用意,那我们只能把”宝马车VS自行车“近似等同于”富有VS不富有“,将“哭VS笑”近似等同于“高兴VS不高兴”。

所以原命题的一个近似表述,应该是“宁愿富有而不高兴,也不愿不富有而高兴”。在贫富分化严重、“屌丝”被用滥的社会情境下,宝马车和自行车的对立是很容易引起一些受众的情感反应的,所以某些人理直气壮地作出选择,可以理解。但进一步考虑,这个假两难就彻底暴露了:富有-不富有,高兴-不高兴,这两组对立的概念应该至少导致四种,而不是两种可能性。

(1)富有,高兴
(2)富有,不高兴
(3)不富有,高兴
(4)不富有,不高兴

相信没有人讨厌(1),但确实不是谁都能做到(1)。同理,没有人会喜欢(4)。问题就出在这儿:假如富有和高兴不能兼得,你更希望富有还是高兴?于是原命题就成了”宁可(2)也不要(3)“,或者刚好相反。但这仍然是两种可能性啊。所以第一段所述脑子不够用的筒子就会开喷:你废了半天话难道是在论述我们的正确性吗?到底谁没脑子?

别着急。我们接着往下谈。富有和不富有,高兴和不高兴,这两组概念与“真-假”“正确-错误”是不一样的。先说富有-不富有的概念。第一,富有或者不富有,即一个人有钱的程度,是按照钱的数量来计算的,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二元分界点:你不能说有一亿元资产的就叫富有,也不能说家产百万的就是不富有吧。第二,“富有”一方面是客观评判,另一方面也是主观判断。一个人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在别人看来是个富有的人,但他和更富有的人进行比较,可能觉得自己也挺穷。这是没有一定之规的。坐宝马比坐捷达当然显得有钱,比坐宾利就显得穷些,但问题是,一个温州的亿万负翁也可以开一辆宝马,欠的债下辈子都还不完,你要不要坐在这样的宝马里笑?而且,不客气地说,你怎么知道开宝马的就比骑自行车的有钱?你怎么知道后者骑的不是一辆崔克(Trek,自行车高端品牌,动辄上万)……当然,这么说有点钻牛角尖,因为牛逼的自行车,是不能像老永久一样,后面坐个姑娘的。

这些提问不是为了钻牛角尖,这不是目的。希望大家明白的是,富有和不富有,不是一组二元对立的概念,且同时兼具客观评判和主观评判两种标准。高兴和不高兴也是如此。别人看来我们是哭是笑,和我们自己主观上的高兴程度(或者说,主观幸福感),是不可以等同的。所以,如果继续谈下去,就需要再引入第三组二元对立的概念,即客观评判-主观评判。那么,结合富有-不富有和高兴-不高兴两组概念,我们将得到十六种可能性。

(1)客观上富有,主观上富有,客观上高兴,主观上高兴
(2)客观上富有,主观上富有,客观上高兴,主观上不高兴
(3)客观上富有,主观上富有,客观上不高兴,主观上高兴
(4)客观上富有,主观上富有,客观上不高兴,主观上不高兴
(5)客观上富有,主观上不富有,客观上高兴,主观上高兴
(6)客观上富有,主观上不富有,客观上高兴,主观上不高兴
(7)客观上富有,主观上不富有,客观上不高兴,主观上高兴
(8)客观上富有,主观上不富有,客观上不高兴,主观上不高兴
(9)客观上不富有,主观上富有,客观上高兴,主观上高兴
(10)客观上不富有,主观上富有,客观上高兴,主观上不高兴
(11)客观上不富有,主观上富有,客观上不高兴,主观上高兴
(12)客观上不富有,主观上富有,客观上不高兴,主观上不高兴
(13)客观上不富有,主观上不富有,客观上高兴,主观上高兴
(14)客观上不富有,主观上不富有,客观上高兴,主观上不高兴
(15)客观上不富有,主观上不富有,客观上不高兴,主观上高兴
(16)客观上不富有,主观上不富有,客观上不高兴,主观上不高兴

即使如此,也只是近似的分析,因为富有-不富有和高兴-不高兴,如前所述,是连续的变量而不是二分的概念。这些情况我们不一一讨论。回到“宝马车上哭”和“自行车上笑”。如果把这里的哭和笑理解为主观的高兴与否,而宝马车和自行车理解为客观上的富有与否,那么原命题就成了“宁可客观上富有且主观上不高兴,也不要客观上不富有且主观上高兴”。那么,对照上面的十六种可能性,我们就知道,原命题实际上是“宁可(2)(4)(6)(8),也不要(9)(11)(13)(15)”。再一次地,我们知道(1)是非常难做到的,(16)是我们都不想要的。(2)有点像独守空房、老公在外彩旗飘飘的阔太太;(4)是真有钱而真不幸福;(6)更像是炫富失败、比上不足;(8)属于“穷得就剩下钱了”。如果说(11)像是傻开心,(13)像是穷开心,(15)像是傻傻地穷开心,那么(9)难道真的就很差?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不就是自己通过主观努力能享受的最好的生活么?而且(9)赚点钱就能变成(1);而(2)要想主观上高兴,恐怕就难得多。

类似原命题的价值判断很多。原作者往往不可考,我们看到的通常是转发了无数次的版本。强调”宝马车里笑“还是”自行车上哭“,大抵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了个人化的选择,然后又通过一系列的诉诸情感和打击稻草人,让自己显得理直气壮一些。这类网帖的结构和惯用手法,以后我们可以专门讨论。这就带来三个问题。一是既然原作者的选择是个人化的,我们如何避免随便被别人的价值观引导?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不要看,也不要转发。二是假两难问题其实不只有两个选项,假如有人拿这样的问题来考验我们,比如男朋友拿这样的东西来问女孩子,我们该怎么办?答案是如果他智商够用,可以请他对照本文自行打脸;如果智商不够用而你愿意忍耐,就投其所好(问这个问题的男人,无论有钱与否,显然容易心态屌丝);或者,就可以找茬分手了。三是我们万一想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能不受其困扰?答案是一来不要随便被别人的判断带着走,二来是自己主观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如上述16种情况之一)。这需要有逻辑,有智商。所以我们可以说,原命题的一个用意是幸福的评判标准及个人的选择,而其实,幸福是一种能力,它的前提是人要动脑子。否则的话,我们得到的最多是猪的幸福,甚至可能是猪的不幸。

最后是本文的总结。本文不是为了弘扬正能量而写。残酷的事实是,赚钱其实很难。变得漂亮以便能坐进宝马而不是坐在自行车上,也不容易。主观上不幸福的人想让自己幸福起来,难度还会更大,远不是听一段“哈佛幸福课”,或者每天“正能量”就能解决的。我想说的是,抱着“只要有了钱就能……”或者“只要能坐进宝马就能……”的心态,是很难在主客观上都笑得出来的。无论在原命题里做哪一种选择,坚信“女人要的是钱,男人就该给她足够的钱”“男人只要有了事业(或者有了钱),自然就会有女人如何如何”,都是掉进了原命题假两难的大坑。你至少有十四种选择。

另外一个主旨更加残酷。那就是即使十四选一,也只是对这个问题的近似分析。实际情况远远比一句看似雄壮的价值判断复杂。只想到原命题的两种可能性,然后就理直气壮地做出判断的筒子,恐怕选了哪一种都心有不甘。你甚至可能从原命题中推出第三种选择:东食西宿。这不是不可以,但肯定会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事实是,心理不健康在某种程度上和不动脑、常犯逻辑谬误直接挂钩。所以看到这儿觉得脑子不够用的读者,能多努力就多努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