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徐芬(4)孙兵《一份珍贵的报纸》

(2018-09-27 09:13:42)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往事漫忆

一份珍贵的报纸

 

 

 

 孙兵


今年暑假整理旧书,我从书箱最下层翻出了4张《汉语拼音报》。平平展展的样子,

那是被书籍重压的结果;早已泛黄的纸质,说明它们经历了沧桑的岁月。可别小看

这4张报纸,它们在箱底已经沉睡了25年。这些报纸还是我198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

把它们和师范学习过的书籍一起放到了箱子里。当时,我认为报纸已经看过了,就

用来垫书吧。书虽然读过了,但以后教学还要经常翻阅,所以就把书放在报纸的上

层。4张《汉语拼音报》因此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

现在看来,中等师范学校所学教材早已过时,我后来的大专函授、本科函授的教材

不知要胜过它们几筹。但这4张报纸虽“人老珠黄”,却愈显得弥足珍贵,是今天任

何报纸都替代不了的。

因为视力减退,我吃力而又仔细端详着只有4开纸那么大的《汉语拼音报》。它共四个版面,与现在的报纸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全是黑色印刷;大多数文章是纯拼音,并配有插图,

图文并茂;少数文章拼音在左边,汉字在右边,方便人们比对阅读;没有任何商品

广告。这份报纸,对于没有一定汉语拼音能力的人来说,看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我找出了出版日期较早的一张《汉语拼音报》。报纸的左上角印有报名“Hanyu 

Pinyin Bao汉语拼音报”。报名的下面用小字注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

音报》编辑部编辑,1982年7月1日(总第245期)”。在第四版最后一行印有“本报

地址: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电话:55.0075,发行:语文出版社发行组,印刷:文

改会印刷厂,北京市报纸登记证:第247号”。

睹物思人,这些报纸是我15岁那年刚考上阜宁师范学校,由学校里主抓推普工作的

徐芬老师为我们每个学生订阅的,用来促进每个学生学好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

从1982年6月份起,《汉语拼音报》由每月一期改为每半月一期。1982年9月,我们

刚上师范学校,学校就把7、8月份的《汉语拼音报》发给我们阅读、学习,可见学

校对于师范生学好普通话是多么重视啊!学校还硬性规定经过师范三年的学习,每

个学生的“三字一话一琴”(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风琴)必须过

关达标,方能毕业。以此推动师范生学好普通话,练好各项基本功,为将来做一名

合格的小学教师打好基础。

非常凑巧,师范第一学期,我所在的82级2班的语音课就由徐芬老师任教。她四十多

岁,个子不高,喜欢留齐耳短发,穿蓝色小翻领西装,脚蹬高跟皮鞋,穿着是那样

合身、整洁、大方。她待人和蔼可亲,始终面带甜甜的微笑。她讲课的声音是那样

清脆悦耳,节奏明快,不拖泥带水。她下课做事雷厉风行,精神抖擞。在我的记忆

深处,徐老师没有悠闲踱步的情景。她要么疾走如风,要么停下来与师生亲切交谈。

她能为我们班上语音课,是我们班40名同学的幸运与骄傲。说幸运,是因为我们能

亲眼目睹名师的风采,亲耳聆听名师的教诲,普通话得以扎实地学习,说得很纯正,一辈子受益匪浅。谈骄傲,是因为徐老师在我们盐城地区名气较大,普通话讲得相当好,屈指可数。在我们毕业不久,她因为各方面的突出表现,被江苏省评为特级教师。我们理所当然为有这样的好老师而自豪。

说来惭愧,当时我们这些农村学校的初中毕业生,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师范,

但对于汉语拼音却是半生不熟,字母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拼音规则在小学

和初中学得并不好,更不要说讲普通话。到了师范一年级,徐老师几乎为我们从头

教起。她能根据阜宁师范招收的是盐城地区北四县(阜宁、射阳、滨海、响水)的

学生情况,从口型、舌位、气流诸方面入手,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她讲的是滔滔

不绝,我们听的是如梦初醒。我现在还记得她为我们盐阜方言指出的缺陷:平舌、

翘舌不分,前鼻、后鼻不分,边音、鼻音不分。为了我们学好汉语拼音,学好普通

话,她把好多拼音规则编成了顺口溜,让我们记住,如“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

逢猛一碰”,概括了双拼连读的方法。

徐老师为我们上语音课,既重视汉语拼音的理论教学,更重视普通话的应用和推广。

既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又重视课外的拓展训练。她不仅为我们订阅了《汉语拼音

报》,让我们课后练习拼读,还指导我们节假日用汉语拼音写日记。我是她的忠实

信徒。第一学期放寒假,我用汉语拼音写了整整一大本日记,可惜后来没有保管好,

不知丢向何方。

徐老师教学注重用教材教,注重与时俱进,注重为我们一生发展服务。她从当时的

小语教材中选择了大量的适合练习朗读的文章,打印给我们,指导我们练习有感情

朗读,如《狼和小羊》、《卖货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等。她还能从当

时广播里的配乐诗朗诵中撷取精彩篇章,像《雷锋之歌》、《风流歌》等录下来播

放给我们听,让我们反复学习、模仿。很多同学陶醉在向播音员的学习之中,以能

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荣。中等师范教材《语文基础知识》第一章《现代汉语语音》

仅是32开178页的薄薄的小书,但我们从中学到的何止178页?

由于徐老师教学有方,领导得法,我班、我校的很多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就通过了

普通话考核,领到了学校颁发的鲜红的普通话“四用语”合格证。我也不例外。

学好了汉语拼音,学好了普通话,我有了当一名好教师的过硬本钱。这得感谢我的

恩师徐芬老师,感谢她让我们结识了《汉语拼音报》。我爱《汉语拼音报》,我更爱徐芬老师!


本文刊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865

/201011/111936.html

         作者孙兵阜宁县吴滩中心小学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