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的旅行家杜環
http://www.ddnxw.com/uploads/allimg/100629/102515E60-1.jpg
《經行記》作者。唐中葉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生平不詳。天寶十載(751),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與大食軍戰於怛邏斯(今蘇聯哈薩克江布爾城附近),唐軍大敗,被俘甚眾,杜環從軍在營,被俘往亞俱羅(今伊拉克巴格達南庫法),後於寶應元年(762)附商船回到廣州。著《經行記》,記述其在被俘時期的經曆及見聞。
杜環是一萬餘唐軍俘虜中的一員,他是作為隨軍書記官參與怛羅斯戰役的。杜環在中亞、西亞乃至地中海沿岸等大食境內遊曆、居住有十多年之久,是中國曆史上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到過摩洛哥的人。在當時的阿拔斯王朝的大城市裏,他不但發現那裏已有來自中國的綾絹機杼,還親眼目睹一些中國工匠(金銀匠、畫匠及紡織技術人員)在當地工作,例如京兆人樊淑、劉X為“漢匠起作畫者”,河東人樂陵、呂禮為“織絡者”。
《經行記》原書久佚。惟杜佑於《通典》卷一百九十三《邊防典》摘引數段。杜佑在這部分的“西戎總序”裏說:“族子環隨鎮西節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寶十載至西海,寶應初,因賈商船舶自廣州而回,著《經行記》。”《太平禦覽》、《太平寰宇記》、《通志》、《文獻通考》均有轉引。這些殘存文字是記述
8世紀中葉前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及西亞、中亞各國情況極為珍貴的原始資料。所記有拔汗那國(今蘇聯烏茲別克費爾幹納)、康國(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師子國(今斯裏蘭卡)、摩國(今地未詳)、波斯國(今伊朗)、碎葉(今蘇聯吉爾吉斯托克馬克西南)、石國(今蘇聯烏茲別克斯坦附近)、大食、朱祿國(末祿國,今蘇聯土庫曼斯坦)苫國(今敘利亞)等國,包括今中亞及西亞各地。文中記載了唐朝被俘流落在大食國都亞俱羅的工匠有金銀匠、畫匠、綾絹織工、造紙匠等反映中國古代工藝技術的西傳。其對伊斯蘭教的記述至為簡要正確。有關大秦法的記載也是重要的宗教史資料。
杜環在中亞、西亞乃至北非等阿拉伯帝國境內遊曆、居住了十多年,是中國曆史上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到過摩洛哥的人。他對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蘭教記載到“一日五時禮天,食肉作齋,以殺生為功德。……又有禮堂,容數萬人,每七日,王出禮拜,為眾說法,曰:‘人生甚難,天道不易,奸非劫竊,細行謾言,安己危人,欺貧虐賤,有一於此,罪莫大焉。凡有征戰,為敵所戮,必得升天。殺其敵人,獲福無量’”“其大食法者,以弟子親戚而作判典,縱有微過,不至相累。不食豬狗驢馬等肉,不拜國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真主安拉)而已。”阿拉伯的繁榮經濟也給杜環流下了深刻印象“郛郭之內,裏?\之中,土地所生,無物不有。四方輻輳,萬貨豐賤,錦秀珠貝,滿於市肆,駝馬驢騾,充於街巷。”“琉璃器皿,瑜石瓶缽,蓋不可數算。梗米白面不異中華。”他曾到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據他記載;“拂國在苫國西,隔山數千裏,亦曰大秦。其人顏色紅白,男子悉著素衣,婦人皆服珠錦。……王城方八十裏,四面境土各數十裏。勝兵約有百萬,常與大食相禦。……”“其大秦善醫眼及痢,或未病先見,或開腦出血。”
公元762年,杜環結束了其遊曆生涯,隨商船在廣州登岸,回到了中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