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之醉
(2024-10-04 09:26:40)| 标签: 杂谈 | 
东坡之醉
挥之不散的喧闹
这世界总是过于喧闹。
在街头穿过的时候,在车流中移动的时候,在夜深人不静的时候,一些场景、一些声音和声息总是顽强地穿越耳鼓,提醒我这个世界上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奇怪这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食欲强大的人,那么多彻夜不眠的人,那么多兴致高昂又声嘶力竭的人,他们也许并不年轻,并不觉得日子的虚幻和虚度,也许正是应了那一句谁也无法反驳的话:快乐就好。
确实也是。要是把人划分为90%和10%两部分的话,恐怕90%的人宁愿活得热闹,只有不超过10%的人才愿意去活出门道。芸芸众生,追求意义的人有几个得到了意义?追求充实的人有几个得到了充实?人生辛苦,快乐就好。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宁愿活得没心没肺。
深夜里烧烤一条街上飘来的油烟,午夜的街头卸掉排气管的机动车的狂吼,从白天到黑夜一直都烟雾缭绕的房子里的麻将扑克的敲击声,露天的开着门的酒馆里划拳猜酒的喝彩,打着饱嗝说着胡话趴在路边狂呕的声音,都挥之不散。
我的白日梦
我总是做一些白日梦,尽管我也常常在夜晚里做梦。
我做梦都想将那些所谓的美食一条街、服装一条街、博彩一条街都变成书画一条街、阅读一条街、音乐一条街的样子。我做梦都想在随处可见的视野里,遇见巴黎和东京的街头,以及莱茵河畔一样的安坐和读书者的身影,那些可以用来发呆和晒太阳的小酒馆、那些树林深处的几百年不变的安静的小木屋、那些供地铁和行人穿行其中的参天林木,那些卧在城市的角落里安静得长满了青苔的墓碑和野花……真要是看不见也行,可以退而求其次,那些街上,起码要有一两家飘着油墨味道的书店,一两个挂着书画的门面,一两间可供看书的读书室。再不济的话,能不能在那些店面的某一个角落、某一面墙、某一张看起来很文艺的桌面摆上一两本书,一两件让人看着感到安心的小摆件。
你想一想。一条街,从头到尾都有点书香的气息,都响着一点音乐的清静,都能看见几个坐在那里看书的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想想都令人心动,想来却令人惋惜,想起又让人失望。
消失的报刊亭
早些年,小城的街头和路口的转角处还有不少蓝色白色的报刊亭,它们安静地站在人行道边上,整齐,安静,朴素,又干净。
它们总是开着窗不说话,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那里面摆着《参考消息》《文摘周刊》《读者》《杂文选刊》《青年文摘》《散文》《意林》《恋爱婚姻家庭》之类的报刊和杂志,甚至还有中外知名作家的专著。白天晚上那里都开着门、亮着灯,亭子里都会有一个安静守候的人。我曾经无数次地在它们面前停留,然后心安理得地带走一两本中意的书刊。
我知道,那是一个城市的底蕴和风景,是我打心眼里喜欢的颜色和气息,是让人感到心安的人间灯火。可惜的是,它们却总是经营惨淡,一个一个地变成了兼营水果和小吃的场所,那些书本和报刊的封面被阳光晒得打起了卷,被日子烤得褪掉了色,直到再也无法出售。接着,这些报刊亭开始一个一个地减少,那里的灯光变得昏暗,直至熄灭,像是一柱一柱散落在城市里的爝火,点着点着就成了飘摇的风烛,点着点着就成了干枯的油灯,直到终于不见。而今的街头是再也看不到一家报刊亭的痕迹了——短短十年左右,它们就没有了影踪,它们消失得如此彻底、如此决绝。
九十年代末,安庆菱湖公园边集贤路的一侧还有许多书店,一长溜走下去,绵延一里多地。都是卖杂志的、卖名著的,卖字画的,卖文体用品的,卖乐器的,卖石头玉器的,卖教辅资料的,大部分书店都能提供座椅和茶饮,供顾客阅读和休息。后来,它们渐渐倒闭的倒闭、搬走的搬走,全都销了声匿了迹,而今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那些曾经飘着书本的香味已经完全没有,曾经不太热闹的门面也都改做了他用——估计是那些快餐式的方便快捷的电子书冲毁了它们,是那些快节奏的生活和生存压力冲淡了它们,是已经高度发展不再需要传统文化的人们抛弃了它们。总之,人类已经不再需要从它们身上汲取养分了,人们的精神文明已经达到了某一种顶峰,不再需要看书不再需要它们的濡养了。
这几年我只要过去,都要去那里转转。类似的地方,还有合肥四牌楼书店和科教书店——尽管已经不再看到什么,尽管已经闻不见它们的气息,可我依然还是坚持去看看,也许只是为了记忆,也许只是为了怀念。在那一片盛大建筑物的身躯之下,在那些恢弘和喧闹的文化祭坛之上,一厢情愿地花一点时间去瞻仰某一处曾经开满过野花和铺满过落叶的森林,看一看某一处曾经鲜活过、饱含过书香之味的文化墓园。
那一年,我在北京王府井书店的木地板上安静地坐过一个中午和一个下午。后来,我用这样的一段话记载了它:
潜意识里,一个城市有没有国营的新华书店,书店的规模大不大,人气好不好,架上摆的都有哪些类型和性质的图书,乃至书店的员工和当地的市民们对此有没有自豪感,一定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城市会不会拥有美好未来的一个重要折射……我到王府井书店的时候,大约是午后。王府井书店的硬件设施是上乘的,空调开着,温度正好。里面选购和阅读书本的人不比旁边逛超市的人少,甚至还有不少人在书架的拐角处席地而坐,这一处、那一处地翻书翻到了入迷的模样,这尤其令人感到欣慰。
 
假冒的《大英简史》
很多次,我在一些宾馆和酒店的大厅内看到那里设有专门的书本陈列柜,富丽堂皇,像模像样。在那些人流穿梭、商业气息浓厚和极尽繁华的场所,能看到一层一层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大部头世界名著、经典书记和城市杂志的书架或墙壁,足够让我惊喜。
有一次,我忍不住伸手去取来看。当我小心地托起一本厚厚的《大英简史》的时候,一种来自掌心的失重让我猝不及防地摔了一跤:原来,那本庄重地印着《大英简史》四个大字、封面和封底完整、足足有十五厘米厚的“皇皇巨著”,用的竟然是塑料和泡沫的假内页!这本被我以为不下于五斤重的“书本”因为我的用力过度被摔倒而变得十分尴尬。那一刻,我完全傻了眼:原来,那占满一整个墙面的巨大金色书龛上的一本本《简爱》《大仲马》《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白鹿原》《王阳明全集》……,通通都是用来装潢门面的、冒充斯文的、表面端庄内心全是塑料盒泡沫的假书,是一件件供在那里、骗人眼球的摆设!
嘴唇上涂了口红、服务姿势标准的服务员也受了惊吓,她从前台后呼啦一下就冲过来看我,体贴地问我有没有受伤,眼神间掩饰不住地露出了尴尬——我知道,她尴尬的并不是因为那本假书,更可能是因为作为客人的我摔倒时的那一刻的狼狈。
——其实她不知道我当时想的是什么,其实,我除了当时的狼狈和尴尬之外,更多的是失望和愤怒,是上当和受骗的懊恼和不快。
我始终想不通的是:那么大的一座商务酒店,那么大的城市中心地带的产业资产,它的主人、它的管理者,就算是买个几本、几十本真的书籍放在那里也不可能买不起。或者干脆不要,买几盆盆景、几盆花卉、贴上一些亚克力宣传字画在墙上也未尝不可,为什么非要拿这些“外强中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假东西来故扮高雅,自欺欺人地欺骗客人的眼球?这实在是比假冒的产品更令人恶心,比虚伪的真诚更令人寒心。
后来,我在其他的一些酒店里也看到过类似的书架和摆设。我不止一次地抱着吃一堑长一智的心理、怀着小心翼翼的提防和心有不甘的态度,去观察和辨识它们的真假。我总作如此想:那些摆在墙上的书本总不至于全部是假的吧?总有一回我会遇上真的吧?
我像是一个心怀忐忑的小偷,像一个做了亏心事的小人,在别人的视线之外拿眼睛偷偷地去摸索它们,辨认它们。我怕那些书本又是泡沫和塑料的,我不甘心那些书本全都是泡沫和塑料的;我犹豫着不敢去碰它们却又遏制不住地想去碰;我害怕失望和被骗,却又心怀一丝它们的确是真的的希望和期待。
这些观察和辨认并没有让我彻底失望,偶尔我的确能确认个别酒店大厅里的书架上有真正的书本存在,尽管这样的概率大约只在百分之二三左右,尽管它们并不一定会被人翻阅。
这多少给了我一丝安慰。
想起内山完造
忽然想起内山书店,想起内山完造先生。
内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17年,内山完造以妻子美喜子的名义开设了内山书店,最初书店是在上海虹口的北四川路余庆坊弄口旁的魏盛里,后来又迁至施高塔路。二十年代后期,内山书店里开始大量销售马列著作等进步书籍,发行当时被禁售的鲁迅著作并代售《毁灭》等多种进步文学读物。
内山书店的顾客有不少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书籍敞开陈列,可以随手翻阅,店堂里摆着长椅和桌子,读者可以在里面坐着看书。书店外的人行道上还设有一个大茶缸,免费向行人供应茶水,所售的书籍,不管金额大小,无论国籍,读者都可以赊账,内山完造也因此赢得了中国人的信任和尊敬。
这样的一个尊重读者的人,这样的难能可贵的对文化的态度,这样的友好和善的销售方式,确实难能可贵。
 
东坡之醉
920多年前,绍圣5年5月的一天,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到儋州的苏东坡刚刚搬进桄榔庵居住的当晚,忽然听到邻家的两个孩童琅琅的读书声。
这是一片荒芜之地。周围是鼓噪不止的蛙鸣,所过的日常生活跟野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东坡先生在无比的孤寂中忽然听到了一阵打破寂静的读书声。邻居家的短墙残缺不齐,露出院子里丛生的灌木和荒草,伴书而读的灯光隐隐透过来,却是分外的醉人。东坡先生忽然被这样的读书声所感染,也拿出书和邻家的读书郎互相呼应,甚至摆出酒来自斟自饮以祝贺这个美好的夜晚和美妙的读书声。大醉之余,东坡先生忍不住提笔而作:
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且欣集齐咻,未敢笑越吟。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斟,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
在挥之不散的喧闹之余,我常作如是想:
在这个世界上,要是所有的家庭都有一间书房,都有安静的墨汁的香味,有阅读的文化氛围,有石头和菖蒲的清供,有大人翻书的声音,有小孩读书的清朗;所有的城市和乡村都有备受欢迎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所有的河畔和公园的长椅上、列车车厢的车窗内、街头和校园的亭子里,都能看到看书人的身影,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都能听见音乐和丝竹的声响……恰如我所居住的小城桐城三百年多前的样子:户户翰墨飘香,家家书声琅琅。那该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