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哥中标,“荣誉陷阱”坑了谁

(2014-07-08 22:23:43)
分类: 时事评论

标哥中标,“荣誉陷阱”坑了谁

文/时言平

  正为登顶“世界首善”荣誉巅峰而得意的陈光标,随着眼尖网友拆穿“联合国”颁发的“世界首善”证书可能系伪造之后,忽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他说“我可能被骗了”,但还是将信将疑,“现场近百家媒体在,他们敢公然作假?”

  无论标哥相不相信,反正这次很可能是被骗了。经由媒体查证,索要3万美金、主动为陈光标颁奖的所谓中国全球合作基金会,并非联合国官方机构,身份存疑。就连联合国官方微博也出来科普纠错:联合国的英文名称,并非证书上的“United Nation”……种种迹象,都指向这场所谓的国际性颁奖,很可能是场骗局。而“世界首善”的荣誉,则是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热衷收集荣誉的陈光标,最终被荣誉坑了,令人唏嘘。不过,借此去臧否其高调且特别的言行以及收集荣誉的狂热,大可不必。对其慈善方式的不认同,不应该成为否定其善行和善意的判断依据。对其受骗的经历,应该同情。并且也应该将此作为标本,解剖那坑了这位慈善大咖的骗局,探索为什么总有人爱往“荣誉陷阱”里跳的原因,让更多的人从标哥受骗中吸取教训。

  现实中,掉进“荣誉陷阱”的人并不少,标哥绝非唯一。而这样的骗局,始终游荡于我们的生活中,骗术也在不断升级,比如目标锁定越来越精准,荣誉头衔越来越夸张。

  面对各种如“世界首善”般几乎一拆即穿的骗局,为什么总有人跳了进去。是骗子太高明,还是傻子太多呢?前者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后者也是客观存在。而所谓傻,与智商关系不大,主要还是情商的缺陷。

  骗子的伎俩,皆为人的贪欲而量身定制。受骗者,要么求利,要么求名。而陈光标所遭遇的“荣誉陷阱”,正是骗子为沽名群体设置的骗局。在各种“全球”、“国际”等荣誉称号和身份头衔的诱惑下,往往让不少“精明人”也着了道。

  掉进“荣誉陷阱”的人们,往往对荣誉和头衔很狂热。追逐荣誉和社会认同并没有不对,关键在于,荣誉和头衔对这些追逐者而言,意味着什么。是成就感,还是作为进入圈子、收集人脉、接近特权的入场券?透过“荣誉市场”的繁荣局面,野鸡大学学位的热销场面,我们看见:它像是某种打通功利道路各种关节的手段。这,也正是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证书和头衔的原因所在。

  身处圈层社会,虚无的荣誉和头衔,成为实实在在的利益手段。而各种“荣誉陷阱”中,不少进入这场骗局的上当者,又往往一个更大骗局中的获益者。因此,“荣誉陷阱”并不是骗子太高明,也并不是挖在我们脚下,而是挖在了浮躁功利的社会土壤和观念领地里。

  标哥中标,并非偶然,他对荣誉的狂热和迷恋,让骗子抓住了他的软肋。“世界首善”的荣誉和头衔,不正是陈光标孜孜追求的目标吗?将高点慈善的舞台搬到美国的街道上,不断地制造噱头吸引媒体关注,也明确表达了他想成为世界级慈善家的渴望。只可惜,这次的高调,不仅招来了国际舆论的关注,还招来了骗子。而所谓“世界首善”,不过是个骗子用虚名织就的陷阱和罗网。

  “联合国”颁发的“世界首善”尚未捂热,正在高调炫耀时就被网友无情的拆穿,这对于爱惜荣誉的陈光标来说,无疑是种残酷的伤害。而这也警示我们:面对荣誉,不必太执着和狂热,要出钱购买的荣誉,背后也许就是个陷阱和骗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