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格战”岂能拿民众健康当炮灰

(2013-02-27 22:25:37)
标签:

问题大米

价格战

炮灰

食品安全

湖南大米

分类: 时事评论
“价格战”岂能拿民众健康当炮灰
文/ 时言平
  湖南省多家国家粮库相关人士投诉称:2009年深粮集团在湖南购买了上万吨食用大米,经深圳质监部门质量标准检验,该批大米重金属含量超标,质检部门的意见是不能储备,只能用于工业用途。但随着大米市场价格的上升,深粮集团又将这批问题大米向外销售,流入口粮市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2月27日《南方日报》)
  若非湖南粮库投诉,这万吨问题大米恐怕将继续流毒珠三角民众的餐桌,危害民众的身体健康。从报道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场粮食市场的价格战,民众健康成为了被牺牲的炮灰。
  当年的“检验门”变成“罗生门”,不过是深粮集团为了以压价获得更高的利益而导演的一出戏。从问题粮食最终流向餐桌来看,当年以安全的名义制造的“质检门”,不过是“价格战”的策略而已。深粮集团当年的大义凛然,不过是隐藏其获利动机的假象。
  而湖南粮库的投诉,恐怕也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报复行动。深粮集团以质检压价,低价购买湖南粮库的粮食,却以高价售出盈利,湖南粮库怎能心服?
   无论哪方,打的都是维系民众健康安全的旗号,实际却把安全当成“价格战”的武器,拿民众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当炮灰。如果湖南粮库的大米经得起质量的检 验,那么深粮集团又怎么会有机会以质检压价?如果深粮集团对问题大米的处理遵循质检部门意见,问题粮食不流入餐桌,又如何会迎来湖南粮库的举报?
  无视安全和责任,无论有没有这场“价格战”,问题大米流入餐桌似乎都是种必然的结果。只不过,以和为贵的默契让市场黑幕隐藏的更深,而“价格战”的内讧则让黑幕提前揭开。
   显然,将食品安全的信心建立在企业良知上,是不靠谱的。在利润的驱逐之下,责任和安全恐怕都要靠边站。要想让民众的权利不被牺牲,身体健康不被当成炮 灰,最终还得依靠监管的力量。从湖南粮库与深粮集团的这场“价格战”来看,存在着严重的监管缺失:无论是湖南还是广东,只要在大米流入和流出的路径上设置 质检关卡,问题大米恐怕都不至于流毒餐桌。对于深粮集团的举报,湖南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粮食市场检验准入机制;而对于这被检出重金属超标的粮食,深圳质检部 门也没有关心这万吨问题大米的去处。监管的缺位,让问题粮食走上餐桌畅通无阻。
  更可悲的是,监管的缺失,让质检部门也充当了“价格战”的工具。如果深圳质检部门对问题大米的去处严格监管,冒着伤及自身利益的风险,那么深粮集团还敢用以质检压价谋利的歪招吗?深粮集团当年之所以敢用“检验门”压价,恐怕正是料到质检部门的监管不彻底,钻的正是监管的漏洞。
  万吨问题大米流毒餐桌,民众的健康和安全成为了这场“价格战”的炮灰。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揭露,背后都充斥着激烈的博弈和混战,而最终为其支付代价的,往往是民众的健康和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