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悍门卫是傲慢权力的活招牌
(2013-02-20 23:02:28)
标签:
政府门卫官员监督政府大门 |
分类: 时事评论 |
强悍门卫是傲慢权力的活招牌
文/时言平
“市民中心,远非市民进得去的地方”,《半月谈》最近调查发现,一些基层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不随便放进任何一个可能给领导添麻烦的人”成为基层政府门卫默守的工作通则。文/时言平
部分冠以“人民”名号的地方政府面前让人民止步,想想都荒唐。门卫强悍,层层关卡,防民如防贼,这样的基层政府又怎能让民众感到亲近?服务为民,门都进不去,民众又如何享受服务?
大门紧闭,寓意着隔阂和断裂。一步之遥,却是官民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民生政府,绝不仅仅是官员走出院门、走下基层,更应该是让民众能够顺畅地走进政府大院。对于某些基层政府机关而言,走下去不容易,让民众走进来就更难了。
对于那些基层政府门前的强悍门卫,似乎没有必要太过苛责。他们的不近人情,不过是傲慢权力的间接投射。他们身上体现的“平庸之恶”,不过是傲慢权力衍生的野蛮和粗暴。
也许,门卫们应该“枪口一厘米”,但在强势的权力意志之下,恐怕作为同样生活在底层的门卫们,无法为这份良知支付代价。生活在领导意志笼罩的政府大院 里,不仅没有编制的门卫如此怯懦,即便是公职人员,恐怕也无法坚守自己的良知。当个体的命运被掌控在上级的手中,则难免成为威权的傀儡。基层政府的强悍门 卫,不过是涂抹上傲慢底色的权力招牌。
而要让基层“改门风”,摘掉强悍门卫这块写着权力傲慢的活招牌,根源上需要这些傲慢的基层政府改变行政 理念。只有行政理念开放了,官员们才能开放;只有官员们的行政理念开放课,政府的大门才会对民众开放。很显然,一些基层政府及官员官本位思想深重浓厚,无 视公权民赋,对民众民心毫无敬畏,又怎会愿意将民众让进政府大门呢?
祛除官本位的思维,回归为民服务的行政伦理,体现在强悍门卫身上的傲慢色 彩才会消失,才能让门卫由推拒者,向服务引导者的角色转化。而要实现这一切,最重要的还是将权力关进笼子,让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回归以民为本的正确 轨道。当下依然存在政府“门难进”的现象,这种傲慢所折射的,正是政府角色的错位和行政伦理的迷失。
封闭在政府大院四角的天空下,权力如何感 知民生冷暖;将民众拒之门外,政府靠什么途径来服务民众。将强悍门卫的傲慢活招牌立在政府大门之外,阻拒的是“麻烦”,失去的可是民心。但对于那些“怕麻 烦”的官员而言,显然并不在乎民意。因为民意的力量,就眼下而言,并不足以影响到他们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是被提拔上来的,而不是民意选拔出来的。
或许,只有当被阻挡在门外的“麻烦”,需要门内的官员承担责任之日,才是政府大门主动开放之时,才是强悍门卫这块权力傲慢活招牌改头换面的时候。而这, 需要依靠民意的力量,即强化对权力的公共监督;需要制度的力量,即加强权力约束和行政问责。唯有如此,权力才能改掉傲慢的秉性,重新归服务角色,重拾行政 伦理,才能对民众心怀谦卑和敬畏。
前一篇:“地下排污事件”背后的环境焦虑
后一篇:“价格战”岂能拿民众健康当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