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4674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0-09-2174

(2022-03-17 06:27:43)
标签:

《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人类

社会

自然

分类: 读书

第十卷:幸福,第九章:对立法学的需要:城邦学引论【1179a34 – 1181b22】,成为好人的几个要求。

 

1180a13】但是,如果想成为好人就必须——如所说过的——预先得到高尚[高贵]的哺育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将继续学习过公道的生活,而不去出于意愿或违反意愿地做坏事;如果只要具有努斯,生活在正确的制度下,并且这个制度有力量,一个人就能够这样地生活。

ει δ' ουν, καθαπερ ειρηται, τον εσομενον αγαθον τραφηναι καλως δει και εθισθηναι, ειθ' ουτως εν επιτηδευμασιν επιεικεσι ζην και μητ' εακοντα μηθ' εκοντα πραττειν τα φαυλα, ταυτα δε γινοιτ' αν βιουμενοις κατα τινα νουν και ταξιν ορθην, εχουσαν ισχυν.

As we have said, then, the person who is to be good must be nobly brought up and habituated, and then spend his life engaged in good pursuits and do nothing bad whether involuntarily or voluntarily. And this would happen when people lived in accordance with a kind of intellect and a correct system with power over them.

这是第十卷[快乐]的第九章,在这里讨论的是第十卷第二部分的内容,就是幸福,而这一章的主题是:对德性只知道还不够,还必须努力去获得。德性以好品质为前提,而好品质需在好法律下养成。这种教育可由公共制度或个人来实施。但懂得立法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所以我们还必须懂得立法学。

 

这一卷所讨论的内容比较多,前面五章讨论的是“快乐”,从第六章开始的三章讨论了“幸福”。

这里是最后一章,要讨论一下如何实现德性的问题。在第一句话里就提出了这个如何实践沉思与认识的主题,我们已经详细地讨论了幸福和德性、友爱与快乐的主要之点。我们应当认为这个题目已经完成了,还是像所说的那样,在实践事务上,沉思和知道还不算完成,实践沉思所得的和所知的东西才算是完成呢?如果说仅仅知道德性是什么还不够,我们就还要努力地获得它、运用它,或以某种方式成为好人。

在此亚里士多德先要分析言语的作用,如果仅仅逻各斯就能使人们变得公道,那么讲授它的人就可以公正地,如塞奥哥尼斯所说,“获得大笔丰厚的报偿”了。而且,他们也应当讲授这种课。但是事实上,逻各斯虽然似乎能够影响和鼓励心胸开阔的青年,使那些生性道德优越、热爱正确行为的青年获得一种对于德性的意识,它却无力使多数人去追求高尚或高贵和善。因为,多数人都只知恐惧而不顾及荣誉,他们不去做坏事不是出于羞耻,而是因为惧怕惩罚。因为,他们凭感情生活,追求他们自己的快乐和产生这些快乐的东西,躲避与之相反的痛苦。他们甚至不知道高尚和高贵和真正的快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类快乐。亚里士多德指出一本万利的言语逻各斯可以鼓励人、影响人,而不能决定让人去行善,那么有没有可以产生实现效果的逻各斯呢,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就要讨论这个问题,那么,何种逻各斯能够改变这些人的本性?用逻各斯来改变长期习惯所形成的东西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困难的。

因此,当具备了做一个公道的人的那些条件时,如果我们能够有一部分德性,我们就应当感到满足。

既然上面说到,“如果说仅仅知道德性是什么还不够,我们就还要努力地获得它、运用它,或以某种方式成为好人”,那么我们需要努力去做的是什么样的方式呢,在这里就要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是好人,各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说来好人就是:一心向善, 除暴安良的人。最主要的一种就是品行好的,对他人没有侵害思想、侵犯行动的人。一般认为健康的人也可以称为好人,就是好的没有伤、病、残疾的人。还有指老好人,怕得罪别人的人。还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阴暗的一面,但是只要自己尽力不把他暴露出来去伤害别人,能够这样善于掩饰,那他就是好人。群体中方便好使的人,没有心机权谋而容易被人差谴的人。在道德伦理方面要讨论的好人就是γαθος,从γαθος的角度看,就是一心向善的人,他的表现可以有除暴安良的行为,也可能是伤残疾病中的人,《庄子》书中那些得道高人大多是肢体残疾的。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好人,亚里士多德指出了三个方式,有些人认为一个人好是天生的,有些人认为人是通过习惯,另一些人认为是通过学习,而成为好人的。因为如何成为好人是这里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在说了这三种方式后,亚里士多德还要对这些方式作深入的讨论,先讨论自然本性的方式与逻各斯的教育认知方式,本性使然的东西显然非人力所及,是由神赋予那些真正幸运的人的。逻各斯与教育也似乎不是对所有人都同样有效。学习者必须先通过习惯培养灵魂,使之有高尚和高贵的爱与恨,正如土地需要先耕耘再播种。然后讨论与情感相关的习惯养成问题,因为,那些凭感情生活的人听不进说服他改变的话。处于那样一种状态,怎么可能让他改变呢?而且,一般地说,感情是不听从逻各斯的,除非不得不听从。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有一种亲近德性的道德,一种爱高尚和高贵的事物和恨卑贱的事物的道德。

接着亚里士多德继续讨论与道德德性养成相关的内容,这里提出的是关于法律的内容,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是在健全的法律下成长的,就很难使他接受正确的德性。因为多数人,尤其青年人,都觉得过节制的、忍耐的生活不快乐。

所以对于法律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所以,青年人的哺育与教育要在法律指导下进行。这种生活一经成为习惯,便不再是痛苦的。如果法律变成了习惯,那么对于法律的制约他就不会感觉到痛苦了。但对一个人而言仅仅在年轻时将法律的制约内化成为自身的习惯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地将法律作为终身的习惯,但是,只在青年时期受到正确的哺育和训练还不够,人在成年后还要继续这种学习并养成习惯。所以,我们也需要这方面的,总之,有关人的整个一生的法律。因为,多数人服从的是法律而不是逻各斯,接受的是惩罚而不是高尚或高贵的事物。

所以,亚里士多德指出,所以有些人认为,一个立法者必须鼓励趋向德性、追求高尚或高贵的人,期望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公道的人们会接受这种鼓励;惩罚、管束那些不服从者和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并完全驱逐那些不可救药的人。因为,公道的人会听从逻各斯,因为他们的生活朝向高尚或高贵;坏人总是追求快乐,应当用痛苦来惩罚,就像给牲畜加上重负一样。也就是如他们所说,所施加的痛苦必须是最相反于那些人所喜爱的快乐的。

在此还要就想成为好人的人指出一个前进的方向。

在这一句话里,亚里士多德说:ι δ' ουν, καθαπερ ειρηται(所说的), τον εσομενον(系词将来时成为)αγαθον τραφηναι(养成)καλως(高尚)δει και εθισθηναι(习惯), 但是,如果想成为好人就必须——如所说过的——预先得到高[高贵]哺育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As we have said, then, the person who is to be good must be nobly brought up and habituated,

如前所说,廖译本指出,可以参阅【1179b31 - 1180a5】(就是前面的那几句话)要想成为一个好人应当怎么做。就是前面说过的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有一种亲近德性的道德,一种爱高尚[高贵]的事物和恨卑贱的事物的道德,就是说在进行逻各斯的言语的教育之前,先要形成一种在感情基础上的亲近德性的习惯,也就是说形成道德德性的这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说:ειθ'(但愿)ουτως εν επιτηδευμασιν(教育)επιεικεσι (公道)ζην(生活),并且将继续学习过公道的生活, and then spend his life engaged in good pursuits

这里的εθ'εθε是一个感叹词,但愿如此,不仅要能够预先养成德性的习惯,而且要继续学习公道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说:και μητ' εακοντα(违背意愿)ηθ' εκοντα(出于意愿)πραττειν(活动)τα φαυλα(坏), 而不去出于意愿或违反意愿地做坏事。 and do nothing bad whether involuntarily or voluntarily.

前面说了好的方面但愿继续努力学习,这里说禁止的方面,无论出自意愿还是违背意愿的坏事都不要做。

亚里士多德说:ταυτα δε γινοιτ' αν βιουμενοις(生活)κατα τινα νουν(奴斯)και ταξιν(秩序)ορθην(有效正确), εχουσαν ισχυν(强大). 如果只要具有努斯,生活在正确的制度下,并且这个制度有力量,一个人就能够这样地生活。 And this would happen when people lived in accordance with a kind of intellect and a correct system with power over them.

前面说了对于一个向善的人来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对于他自身而言,则应当按照奴斯的生活,并且生活在一种有序的秩序之中。

对于εχουσαν ισχυν,英译为a correct system with power over them正确的权力系统,廖译本说“并且这个制度有力量”,苗译本说“遵守正确而有力量的秩序”,邓译本说“有效的秩序”。

如果一个真心向善的人,能够做到预先养成高尚的德性的习惯,继续接受公道生活的教育,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奴斯的目标生活在有序的群体中,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好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