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书馆3.0

(2011-05-10 15:28:00)
标签:

杂谈

如果纸质版的图书馆算1.0版,OPAC系统就是2.0版,而书生移动图书馆,便是3.0版。

图书馆3.0

□文/本刊记者 李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是商机,合,也是商机。

  3G时代呼啸而来,围绕3G的大大小小公司都在或蠢蠢欲动,或意气风发,或后悔不迭,奇招异招精彩纷呈。于是,在3G时代,山寨机、品牌机、水货机刀锋林立,安卓、塞班、WindowsMobile等各种操作平台如撒落地上的黑白棋子,不同数据存储格式不一,各公司相互死掐,甚至连百度谷歌也被越来越多的平台实施了搜索屏蔽……

  谁能抢占统一平台,谁就能赢得合的商机。

  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图书公司,似乎已然发掘了这片蓝海。

  20101022日,北京书生公司在中关村正式发布了一个名叫“书生移动图书馆”的系统。

  当然,做移动的图书馆平台并非书生首创,多年以前,国内外一些图书馆就已经开通了移动OPAC(公共电子书目)服务。只是,他们受限于不同数据库平台无法统一访问、不同数据存储格式不能通读、不同手持设备不能实现统一搜索的三大难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尚未有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完整应用服务。

  而一个名叫姜海峰的男子,正在让这一切变成现实。

  针对读者和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需求,基于云技术,姜海峰开发出了一套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图书馆中的文献与材料放在一起的平台系统。图书馆只需配置一台能提供数据资源的服务器,并安装一个管理软件终端,读者就可利用这一系统,通过包括塞班、安卓、WindowsMobileLinuxiPhone等各类型的可上网手机,以及具有WiFi功能的MP4、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手持终端设备,对图书馆内各类数据库资源进行统一检索和全文访问阅读。

  用姜海峰的话说,“移动图书馆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打破各种模式的限制。”

  对读者而言,利用这些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移动图书馆,进行搜索与阅读,导师们可以将检索到的文件以短信群发给自己的学生,并加以阅读提示,甚至进行远程教学;

  对图书馆而言,利用书生移动图书馆,可以让图书馆引入各种电子书籍文献,而不必在纸质书上投入更多成本,而方案中的移动OPAC服务,还可以向读者发送一些借还提醒、续借操作、查看书单等短信服务,解决读者及时还书、逾期续借以及查询书单等问题……

  产品正式推出后,首先在全国各大高校展开试用。

  学生们通过终端设备登录学校的图书馆系统,除了学校的图书活动新闻,还可以看到一个简洁明显的“搜索框”,搜索框下面分列了论文、期刊、外刊、外看论文、图书等栏目。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后,可以放进收藏夹,也可以使用“发送到我的邮箱”功能。而当学生因故离校时,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方便地使用这一系统,突破了以往图书馆只能在校内使用的限制。

  目前,书生公司已将移动图书馆技术拓展到了以学生为主要用户的PSP游戏机和电子书手持阅读器亚马逊Kindle上。而一些国家级公共图书馆也在关注“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的进展。

  姜海峰说,移动图书馆的盈利模式,是其向图书馆用户提供软硬件方面的全套解决方案,并利用公司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标准化转换和系统维护服务。

  而他更大的目标,则是通过这场基于新技术的服务变革,改写人们的阅读习惯与知识传播方式。

 

 

编 辑 胡 茜

E-mail:mengdanhu@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联发科低谷
后一篇:云名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