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2018-08-03 09:30:46)
标签:

历史

文化

佛学

图片

旅游

分类: 寺庙与道观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 潭柘寺的楞严坛,位于潭柘寺大雄宝殿西侧戒坛院内,是潭柘寺最著名景点之一,也是寺内最重要的佛事法坛,是过去僧众专门宣说楞严经以及观世音菩萨圣号的场所。(潭柘寺的楞严坛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2 楞严坛创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因年久失修于1971年被迫拆除,仅存遗址。2013年5月楞严坛得以复建,完善了潭柘寺整体布局,成为目前国内仅存完整的楞严坛。(潭柘寺的楞严坛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3 楞严坛为重檐亭式八面圆殿木结构建筑,它的建筑形式十分独特,其下面是一个八棱形汉白玉须弥座,其外沿用汉白玉石栏杆围护,直径47尺。台基上面是一座八面形大殿,四面开门,其它四面为木质花棂窗。(潭柘寺的楞严坛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4 楞严坛殿顶为双重檐,下层檐覆以黄色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殿顶为圆形攒尖顶,顶端为鎏金顶,楞严坛全高49尺。(潭柘寺的楞严坛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5 楞严坛在佛教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按《楞严经》规范,楞严坛的标准规制为“方圆丈六八角坛”。(潭柘寺的楞严坛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7 “八角坛”是楞严坛的重要特征及鲜明标志——“坛,寂灭坦实之体也,体具八正,故为八角,为摄八邪。”(潭柘寺的楞严坛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8 八正,即指佛教中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向,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潭柘寺的楞严坛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9 方圆:是指“八角坛”既方又圆的坛边。虽然这只是对楞严坛的八角形所作的一种解释,但其法坛则真正融入了“佛教八正道”的深邃内涵。潭柘寺楞严坛正是以此来表达《楞严经》中的思想精神及特殊含义。(潭柘寺的三世佛殿)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0 潭柘寺楞严坛的复建,恢复了中国佛教界最为重要的佛事法坛,同时,它对佛学研究、佛教仪轨、坛式坛制,及佛教历史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展示和研究平台。(潭柘寺的楞严坛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1 大殿外侧正面挂有清乾隆帝手书“寂照真如”的匾额,其它三面的门额上的匾额是当时的两位亲王所题,其中果亲王弘瞻题了两块,一块是“金姿宝像”,一块是“ 慈云普覆”,另一块为显亲王衍璜所写的楹联,“登自在天,金口圆音宣落落;八三摩地,玉豪光相显如如”。在佛前的供桌上摆放着两个瓷质花瓶,瓶内插有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所留下的芭蕉扇各一把,均为长方形,“古雅有致”,除此之外还有用汉玉雕成的一支玉笛,以及孝圣皇后的御赐之物。(潭柘寺的楞严坛院内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2 潭柘寺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关于潭柘寺的传说就有很多,作为北京最老的古寺,其寺中古树的故事也不少。潭柘寺随拍)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3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并圆寂于娑罗树下,娑罗树是佛教“圣树”,常见于京西寺院中。房山上方山文殊院和潭柘寺的十株娑罗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明代记载北京风物的名著《帝京景物略》说,娑罗树来自西域(新疆和中亚一带),初入中国时只有三棵,分别栽种在湖北武当山、浙江天台山和北京卧佛寺。潭柘寺随拍)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4 早在唐以前,娑罗树就有了另一个名字“七叶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定力院七叶木》诗中说,河南伊河及其支流洛河一带,七叶木早就有了娑罗树的别名。潭柘寺大雄宝殿的七叶树)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5 七叶树以弯为美,以曲为奇,古树枝干向外平曲分开,整个大树呈杯状,似天然盆景。开花时节,七出掌状复叶托起无数蜡烛似的圆锥花序,花蕊吐露着芬芳,花瓣泛黄,壮美俏丽。潭柘寺潭柘寺现有古娑罗树20余棵,有四棵植于唐代,其余的植于明清两代。大雄宝殿后种植两棵娑罗树高达20多米,树干直径1米,遮荫面积很大,有象征佛祖圆寂在“娑罗双树”下之意。最大的两棵在寺前下塔院内(金代广慧通理禅师墓塔的前面)其树高达30米,树干直径达1.5米,经植物学院鉴定,其中一棵树龄已达千岁。潭柘寺毗卢阁七叶树)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6 目前,潭柘寺的这棵娑罗树树高20米,胸径约1米,生长于潭柘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娑罗树每到花开之时,如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塔,又象供奉着烛台。另外还有一个都熟悉的名字,叫“菩提树”。“菩提树”是梵文,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悟、智慧”的意思,因为佛祖降生在娑罗树下,成佛在娑罗树下,圆寂还是在娑罗树下,所以人们才把娑罗树称为“菩提树”,才把娑罗树尊奉为佛家的“圣树”。康熙皇帝有诗赞曰“娑罗珍木不易得,此树惟应月中有”。潭柘寺毗卢阁七叶树介绍)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7 大雄宝殿后是三圣殿,今已不存。殿两侧植有两株巨大银杏树,相传为辽代种植。东边一株高数十米,粗可数围,树荫浓密。当年康熙帝来时树新生一枝,表示祝贺,康熙帝命名此树为帝王树。(潭柘寺毗卢阁院前)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8 三圣殿西边一株大银杏树树干丛生,据说每出一帝树就增生一千,人称配王树。(潭柘寺毗卢阁院前)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19 潭柘寺中轴线上有毗卢阁,为康熙所命名。阁为二层硬山木结构建筑,高15米,供奉漆金木雕菩萨5尊,挂有乾隆御书的“圆灵宝镜”大匾,两旁楹联为“寺枕龙潭七祖分支传妙法,山连鹫岭九峰环翠拥诸天”,上层供奉三世佛。(潭柘寺毗卢阁院内)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20 毗卢阁屋面造型别致,楼阁式的建筑,高二层,木结构。站在毗卢阁上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毗卢殿是潭柘寺主要殿堂,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毗卢殿也是明代佛寺常建的殿堂。其上下层像设略有不同。(潭柘寺毗卢阁院内)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P21 潭柘寺毗卢阁是供奉毗卢佛的,所谓毗卢佛,是“毗卢遮那佛”的略称,“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佛教中经常会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潭柘寺毗卢阁院内)
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寻访京西千年古寺--潭柘寺之楞严坛与毗卢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