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察日记》说课稿
(2020-08-29 07:36:47)分类: 教学研讨 |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是写观察日记。要求围绕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已的收获。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本次习作是在此要求上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本单元精课文、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的这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连续观察的方法,为习作打下了基础。
教材的第一部分,
教材第二部分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列举了连续观察的对象。有植物种子的生长过程,树叶颜色在秋天的变化,还有月亮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活已有的记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同时也提示了观察的重点是事物的变化。
教材第三部分,对观察日记提也的具体要求。一是明确日记的主要内容;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可以定下观察的过程、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鼓励学生附上图画或照片,让日记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睦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了习作支架,降低了习作难度。二是提示日记形成的方式在前期观记录或观察日记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三是提供评价的标准观察细致,内容准确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已的观察日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三、说教学策略
直观演示法
讨论式、启发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自已观察的对象。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二)、抓住课题中“观察”二字,引导学生总结观察方法
茅盾曾写过:“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所以观察不仅要全面,还要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所以我以文字猜物形式设置悬念,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
活中我们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任何写作灵感都来源于生活,那么就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描述中猜猜它们是谁?
小狗、仙人掌、香蕉、秋天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交流观察对象、观察记录,对学生前期的观察进行了肯定,激发学生交流收获的兴趣。】
通过研读教材,明确每一部分的内容和写日记的格式。出示一篇完整的日记,知道写日记也要按一定的顺序。
、例文引路、确定重点。
1.回顾燕子窝的写作特点,作者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要选择观察过程中印象深的事或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写。比如燕子窝的一边始终比另一边建得快。又如窝做好以后,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链接”拓展阅读范围,在对比阅读中学习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方法。链接前一课“观察记录”,进一步指导观察实践,为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做准备。这样前呼后应的教学,使得整个单元围绕语文要素彼此关联,成为整体。】
(四)、筛选材料,学习方法
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整理的方法,那就根据我们的思考,在观察记录上动动笔,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添加,哪些地方需要删减。
观察记录是写日记的重要素材,我们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可以去掉或略写没有变化的部分,利用加、减、连、画的方法把自己感兴趣或事物变化大的地方作为日记的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再读观察记录,进行材料的选择,确定日记的重点。】
(五)、导航提示、动笔成文
1.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会使文章更加生动。
2.写日记时,可以用上表示时间或顺序的词语,把观察的过程衔接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等形式,让学生知道要写清楚事物的变化,要重点抓住事物形态、颜色、动作等细微之处进行具体描写,同时还要写出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
五、评价修改,布置作业:
当学生完成一个片段的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因为是线上教学可以用星级的评价标准为学生降低评价的难度,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布置作业。
1、完成表格
2、在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写连续观察日记。
表格的设计降低作文的难度,帮学生理清思路,从多方面对观察对象加以感知,并记录下来。再辅以自己的体会,就可以形成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了。
六、说板书设计
【整体设计意图】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在此次观察日记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感知入手,并做出实用的引导,遵循着这样的程序进行连续观察日记的写作指导,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获益非浅。
附表格
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
|
发现变化 |
|
看 |
|
|
听 |
|
|
摸 |
|
|
闻 |
|
|
尝 |
|
|
语言 |
|
|
动作 |
|
|
神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