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十年系列之三--郭怡峰:证券IT未来10年才精彩(续)
(2009-12-23 20:40:56)
标签:
杂谈 |
“技术观”的改变
过去10年,证券IT的重要收获之一就是整个证券行业对IT观念的变化。郭怡峰说: “这10年,大家都在转变观念,特别是高层。”现在证券公司高层领导对IT的认识、对互联网的认识,跟1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他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观念变,IT投资就会跟着变。”
并且,这10年,计算成本、通信成本、存储成本的大幅下降让技术“过剩了”。这一点在存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存储成本只是原来的万分之一。郭怡峰感慨地说:“原来我们技术都是供不应求的,现在我们是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技术部门做事情、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都不一样了。”
对搞业务的人来说,此时,技术也脱下了神秘的外衣。“以前,业务部门的人对IT不理解,觉得挺神秘,现在IT都无处不在了。这10年来的变化是‘high technology’这个‘high’已经拿掉了,科技不再是高科技,没有这个‘高’了。”郭怡峰说。
虽然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但10年来证券公司营业网点的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郭怡峰说:“从机构数量来说,营业部的数量,10年前差不多是3000家,现在是4000家,在同一个数量级; 证券公司的数量那时是100多家,现在还是100家左右,还是在同一个数量级。”
而未来,整个证券行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据郭怡峰介绍,目前,申银万国正打算在二三线城市大量铺设新的营业网点。而营业网点越多,公司对IT的依赖度也就越重。
未来,证券IT将会赢得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郭怡峰还认为,现在,整个行业的市值已经很大了。“全世界都开账号了。”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证券IT的市场也基本整合完毕。2000年,市场竞争者有四五十家,优胜劣汰后,到2005年时,证券IT市场上成规模的公司已减少到四五家。这达到了未来证券IT“混业经营”的基本要求。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预计: “未来,金融市场将是一个整体市场,银行、保险、证券等各个领域都会集成在一起,也就是混业经营,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