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5年报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数占全球因癌症死亡人数四分之一。今年出台肿瘤诊疗“医药限制令”,目的是什么?将带来哪些影响?来看凤凰卫视中国问题观察员、中国特稿记者冯天元的调查。
文| 冯天元
2016年3月,中国国家卫计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优先选用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新农合药品目录收录以及国家谈判药品,其中有2种疾病4个药治疗肿瘤,业界称之为肿瘤诊疗的“医药限制令”(以下简称)。
中国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回答凤凰卫视中国特稿记者冯天元提问时明确表示,中国肿瘤治疗费用较高,出台这样一个肿瘤规范化治疗管理的文件,是要减少不合理的药物使用,尽可能用疗效比较确切的诊疗方法,规范肿瘤的诊断治疗。
作为去年内地16个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的进一步举措,“医药限制令”将为患者省去一部分不必要的治疗费用。在北京肿瘤医院的取药大厅,聚集了内地来自各个地区的初次化验和复诊的患者,因为所受医保福利不同,花费几万到二三十万人民币不等,尤其对于外地赶来的收入较低的患者,昂贵的医疗费加上交通住宿费,使他们在面对健康风险的挑战的同时又要在吃紧的经济状况中挣扎。
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 来源:CA 临床医师癌症杂志
美国新闻记者芬利•邓恩曾经调侃,他一直读得懂医生开的账单,但却读不懂医生开的处方,一方面表达自己对于医药费的在意,另一方面也坦言普通病人其实并不悉知医生用药的逻辑。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认为,能够减少不合理药物使用固然好,但是基本用药的目录仍然满足不了患者和医生的需要,如果更新速度跟不上,就会错过临床上新研发出来的疗效好的方法,所以第一步宜先“限制”来减少不合理药物使用,然后再来制定一些既客观又即时符合国家现状的规范。
目前,“医药限制令”优先选用药品参照的版本是2012年的国家基药目录、2009年的国家医保目录、各省份2009到2013年的新农合药品目录。而国家谈判药品是时间最近的目录清单,由此,近五年上市的抗肿瘤新药能被优先使用的将是国家谈判药品,首批试点的药品共有5个,都属于治疗性用药,不在辅助用药的范畴。
医生和患者更为关注的是治疗的有效性。无效治疗类似于安慰剂,对人体没有毒,但不意味着社会、家庭、个人不付出,但这种治疗在中国内地仍旧普遍存在。在意大利,药品管理局与药企协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反馈设定付费结果,如果药物使患者康复,所付药费将全额退款。去年一年,意大利成功对无效药物收回2亿欧元的费用,占药品支出总额的1%左右。
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 来源:CA 临床医师癌症杂志
针对印度药品价格便宜、意大利治疗肿瘤无效退款的措施,内地医药界人士接受采访时普遍认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决定了医疗状况和福利不同。在英国,药品经济学对于药物的评估,是制定国家规范的一个重要依据,其中,不仅包括药物的疗效,还要看其给整个国家带来的投入和收益,评估之后才能批准药物的生产使用。这一方面,一些药企也坦言并不是所有的肿瘤药都是刚性需求,现实的市场中如果药品定价较高,医保报销不了,市场也是有限的。所以,中国内地可通过医保报销药品目录不断的动态调整,逐步减少一些无效的辅助药物名单,从而换置出更多的研发费用给成本低、疗效好、刚性需求的药物。
此外,人社、卫生部对于医院考核标准的不同也会给三方面的衔接带来不顺畅。对于记者的采访邀请,中国国家卫计委新闻处以邮件形式回复:“下一步,国家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将适时组织对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促进这一文件的落实。”
详情请关注凤凰卫视“中国透视”深度报道新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