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柳怡作为新闻记者前往巴以冲突的现场进行前线报道,战地记者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尤其是作为女战地记者,更是在人们眼中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看到的是电视屏幕前,炮火连天下她们语气坚定的报道,而这背后的勇气,劳苦、坚持和荧幕前看不到的逸闻却是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所以就请随着笔者,一起再回到曾经硝烟弥漫的巴以冲突的战争现场,重现下当时那里凤凰报道中你看不到的幕后故事。

在特拉维夫
经验丰富的老战地
当问起柳怡对于此次巴以冲突的现场报道是否有所畏惧和后怕时,她说,说起来自己也算是老战地记者了,之前有过多次这样的报道,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两边交战打得正火热时,她前往一线报道,那时她所到之处看不到任何一个街区有任何一幢完成的房屋立在地面上,这次巴以冲突去做报道,总部一再叮嘱她们一行人,不要进入加沙地区,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报道,柳怡反而会告诉在电视机前看报道看的胆战心惊的大家,这次的采访其实还好。她说的那样的平淡,似乎像在说其他人的故事一样,而这背后是她这么多年,一次一次前往前线阅历累积的结果,那样沉稳平静的背后是磨砺后的沉淀。
柳怡说,在采访的时候,除了想把报道做好之外,其他的事情真的什么都想不到,事后有时会后怕,但是等你到了那个现场,你不是在那里唯一进行报道的,大家都在做,能想到的就是把工作做好,就这么简单。

为了采访爬到高处
十米内的爆炸
看过当时新闻报道的观众朋友们一定都会对当时在柳怡身后炸弹爆炸的场面记忆犹新,当时的现场画面让所有人都大为惊吓,好像战争的炮火就要通过电视屏幕喷射出来了一般,让人不寒而栗,更为在现场的工作人员们捏了一把汗。
其实当时柳怡一行人是可以避开这次爆炸的,但是当记者的天性和责任感让他们一行人冲到了危险现场,而赶上了这场不足十米的近距离爆炸事件。
这颗炸弹是未被“铁穹系统”拦截的漏网之鱼,当时它在一声巨响之后落在了凤凰卫视报道现场相隔的另一条街区,柳怡一行人知道后当即就跑过去现场试探情况,因为炸弹没有完全被引爆存在危险需要被清除,所以现场的安保人员不让大家靠近,凤凰的报道人员也无奈地被拦在安全线之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在柳怡他们已经连好线路,开始准备直播连线的时候,警报又一次响起,大家听到警报后抱着设备器材就开始跑,因为摄影师杜德基丰富的报道经验,他的战地意识特别强,所以他并没有关掉机器,而是一路跑一路拍摄,也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当时最真实的场面。

第一次合作也默契非常
画面里,不停地有人大喊“跑跑跑”,很多居民和士兵不断地找到掩体就趴在地上,而等柳怡一行人跑到防空洞时,由于人太多,防空洞已经进不去了,他们只好躲在就近的房檐下,而当大家刚刚喘口气的时候,才意识到,那颗未引爆完全的炸弹就在离大家不到十米的地方。
这时候柳怡反倒乐了,她还开玩笑地和大家说,似乎现在躲藏的地方也并没有多安全。结果炸弹真的爆炸了,那一刻都容不得大家多想,轰响之后能做的就是继续找相对安全的地方。柳怡还说,多亏爆炸的方向不在他们这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简单的文字并不能概述出凤凰工作人员当时所处的危险状况,但是却能让大家知道,他们都是用生命在热爱着工作,用生命在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他们没有抱怨,他们也是人,也会有恐惧,但是在那样的情形下,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工作的责任,平常的日子里,似乎责任说起来没有那么的庄严神圣,但是在生命攸关的烽火战场,他们的言行是最好的对于责任的体现。
不一样的警报声
刚到冲突现场时,柳怡一开始对警报声颇为不以为然,因为她平时生活在巴黎,在巴黎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三中午十二点的时候都会响起航空演习警报,作为和平时期的定时国防安全测试,以确保万一到了战时警报不会出问题。所以对于生活在那里的人,大家早已习惯了警报声,潜意识里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和躲避而是没什么所谓的事情。
最初每当警报响起时,柳怡身边的人都是马上拔腿就跑,还有的趴在地上抱着头,只有柳怡没什么大反应,反而是身边人看到柳怡反应不大的样子紧张得不得了,大家都赶紧推着柳怡让她别愣着快点跑开躲避,也开始让她真的意识到了紧张的气氛,让她之前的习惯消失,因为这里是战地,这里的警报只意味着危险。

与以色列大兵在一起
还有当地的人员特别来教育了柳怡一行人,告诉他们警报响起时一定要马上躲避,柳怡连连点头说,是是是,警报一响我们马上就跑。对方说,不对,你们不是要跑,你们是要窜,马上窜。大家在这之后还开起了玩笑,互相叮嘱,都收拾好自己的细软,一旦有情况抱着家当马上窜。
在以色列的特殊待遇
柳怡说,其实凤凰卫视在以色列报道的新闻大军中是受到特殊优待的,她说,这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凤凰团队刚到以色列进行报道时,当地人都会觉得很有趣因为我们是来自中国的电视台,他们会好奇地问,你们也会对这个事情感兴趣吗?柳怡会反问他们,全世界都在感兴趣的新闻话题,中国为什么不感兴趣呢?
就因为我们是在当地平时不多见的电视台,反而在很多地方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和优待,会给你行个方便,更利于我们打开局面开展工作。同时也因为柳怡一行人的专业态度和言行,获得了当地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尊重,会在有新闻点的时候特别通知柳怡,问她要不要去进行报道。

采访以色列警方发言人
柳怡说,这一次其实是和杜德基与嘉俊的第一次合作,她比他们提前一点到了以色列,办好了证件后与大家汇合,大家见面后一个小时后就开始进行现场直播了,别看是第一次合作,大家却是相当有默契。柳怡不需要照顾摄影师和设备连接工作人员,大家到了现场之后,杜德基就会上蹿下跳地去怕他能拍到的各种不同角度的画面,佳俊也不说话,自己找地方支设备与总部连线,柳怡就会联络现场找新闻点和被访人,一找到要采访的人,只要招呼一声,大家就会马上过来,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说什么。
当时在南部时,以色列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又遇到了凤凰报道团队,他还和柳怡开起了玩笑说,你们就跟上了发条的人一样,大家都知道要做什么,好有默契。所以这个人认为凤凰的新闻报道团队很敬业也很专业,还特别告诉柳怡他们的总统要去见潘基文,她可以去报道,最后包括总理的发言人也会打电话到柳怡的手机上告诉她一些事情。当地政府的人员对于凤凰新闻报道团队很是重视,因为他们知道凤凰是真的来报道新闻的,而我们的记者们身体力行地让自身获得了尊重和认可,也让我们的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