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家都想有棵树》的主题曲的歌声里,2012中华文化人物的庆典落下了帷幕,获奖人和嘉宾们登台合影,在定格的空间里,记录下了他们人生的又一画面。
就像主题曲的歌词唱的那样:有生命总想要歌唱,因为歌唱生命才能响亮。每一位获得“2012中华文化人物”的获奖人们都是在用他们的事业歌唱着他们的生命,也因为他们的生命让中华的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源远流长。


此次庆典活动,除了晚会现场,还设有记者提问的第二现场,每位嘉宾在领奖后,都会到第二现场接受记者们的访问,一样的文化传承者,不一样的多彩人生,舞台上领奖的他们神采奕奕,而舞台下的第二现场中,他们又是怎样的,请随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何晓道: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接受媒体的访问
何晓道是民间艺术品收藏家,台下的他透着一股子质朴的感觉,讲话实在而真诚,他告诉记者们,其实收藏最开始只是他的谋生手段,但是做到后来就慢慢地喜欢上了收藏,到现在收藏就变成了他的一种责任,有了责任之后就觉得肩上的担子越发沉重。因为创造文化不容易,但是让已经建立起来的文化文明流失掉却是一不小心的事情,他说他特别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民间文化的遗产,让他们得以传承下去,让十里红妆红下去。


海岩在台上讲述何晓道的事迹
他在采访的最后和记者们说,从今往后他将不再接受媒体的访问了,大家追问他为什么,他亲切的一笑说: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接受采访不是我的专长,我有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想去做自己喜欢而擅长的事情。

大家很庆幸也很遗憾这是他最后的采访,但是不论何晓道是否再接受采访,可以确定的是,他还会继续坚定地把他的收藏事业搞下去,把中华的民间文化遗产传递下去。
管峻:我要管好我的笔
管峻是位很文雅的人,他身上极具练字之人所特有的沉稳、内敛、静默的文人气质,他的话不多,语速很慢,语气很柔和地和记者们聊着天,他说,他很庆幸从自己开始练字起到今天,三十多年过去了,没有虚度光阴,依旧在拿着笔继续书写着,书法是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告诉大家,写字和其他东西不一样,一定要有量的积累,否则很难把字写好,那是技巧更是内心的心得体会,他有大量的时间都是在练字的,他说,我最大的长处就是管好我自己的笔。


管骏在台上为凤凰留下墨宝
现代人都有提笔忘字的现象,管峻也说自己的几个作家朋友也有这样的状况发生,好像离开了电脑好多字都不会写了。但是他觉得,值得庆幸的是,就目前来看,在中国书法还是比较普及的,还没有到需要被保护的地步,作为书法家他很是欣慰。他和大家分享了一句余秋雨先生说的话:书法是中华文化永恒的缆绳。他作为书法院的院长,会把书法这只队伍管好,让书法这根文化的缆绳牵动中华文化的传承绵延。

郑小瑛:用生命热爱自己事业的老人
郑小瑛是本届中华文化人物第二年长的获奖人,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依旧精神矍铄,说起自己的交响乐指挥事业来目光炯炯,声音有力。在舞台上被大家搀扶到第二现场之后,贴心的工作人员为她搬来了椅子,让她能坐着接受大家的采访,记者朋友们对这位交响音乐界的领军人物很是尊敬,大家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蹲着听着这位世纪老人讲述着她的故事。

她特别告诉大家,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观众不懂音乐礼貌的观念是不对的,她的体会是大家都不是故意的,只是大家不了解而已,所以她特别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在音乐会上教授大家音乐礼仪。她说有的音乐家觉得自己很高雅,别人不懂礼仪也不说,很清高,但是她不这样,她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音乐家是很认真地排练,很真诚地想把好的乐曲呈献给大家欣赏,所以希望大家能安静地聆听,热情地鼓掌。

有人专门找到郑小瑛告诉她,厦门有中国最好的音乐听众,都是她培养出来的,她就特别的高兴。她还和记者们开心玩笑说,你们说如果正往台上走,走到一半掌声突然停了,如果是你尴尬不?大家在小玩笑里也更加理解了这位老人对于音乐的执着和热爱。

“你有心来我有情,不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郑小瑛深情地吟诵着《客家山歌》里的唱词,这句歌词也很好地表述了她作为开路人、造桥人的山高水长却有情的心。
德德玛:我爱我的孩子们
德德玛在台上领奖讲话时,说到自己的民办学校的孩子们就眼泛泪光,在第二现场又提及让她时刻牵肠挂肚的学校和孩子们时,又红了眼眶,她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歌唱家,用满心的爱歌唱着,也把爱传递给别人。


李双江是德德玛的讲述人
她和大家说,其实刚开始没想办学校的,但是她通过那个想上大学的内蒙小女孩的身上发现,在沙漠的深处,在草原的深处,有太多那样渴望着唱歌上学的孩子们,她想帮助他们,想让他们的梦想可以实现。自己现在基本上三分之二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上,那是她的牵挂,她放不下孩子们,十年了,总是想着他们。
说到办学校,她特别地感谢自己的粉丝们,粉丝们十年来对于她的学校无私地帮助奉献,让她常常情不自禁的落泪,她说,自己也不太会说话,就是会唱歌,想不到唱歌能联系到这么多的好朋友们,为了喜爱她的人们她也要一直唱下去。

说起这话,其实也是因为德德玛自从患病以后,到现在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她起立坐下都不太容易,走路需要人搀扶才行,但是出现在公众前时,她总是穿着民族传统的服饰,画着精致的妆容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她爱着她的歌唱事业,更爱着她的孩子们,在她的心里有一片无比辽阔广袤的大草原,那里尽是爱。
陈薪伊:我的“戏剧”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句话用来形容陈薪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很多人看来,她的人生比戏还要丰富。
从颁奖舞台上,她款款走下,特别有女导演的风范,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是绝对神采奕奕,精气神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陈薪伊很会打扮,连身素色长裙,配上长长的格子围巾,藕荷色的小跟鞋,站立着依在椅背上和大家谈开来,特别洋气。


她给大家讲她从小就喜欢看戏、看电影、还曾经天天逃学去看电影,结果被老师告状到父亲那里,父亲和老师在电影院抓住她后,就被送去寄宿学校不能再看电影了。但是她就特别钟情戏剧和电影,在写命题作文《我的理想》时特别写到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当侦探和电影明星,老师让她起来读自己的作文,她以为老师要表扬她,她特别高兴,得意洋洋地大声朗读到最后一页时,发现老师的评语竟然是“胸无大志”四个字,让她大为不解,但是她说,我就是想到电影明星,怎么就胸无大志了。从中可见她犀利干脆的个性。

人生的道路没有带领她当电影明星,却让她当上了戏剧导演,她说,自己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时已经四十岁了,离她最初在二十七、八岁想要当导演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到现在她还记着招生简章那句“不拘一格,择优入取”的话给她带来了机会。她说,我们这代人的道路有些艰苦,这是历史的原因,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这代人的思想相对有那么一点点深刻。这就是陈薪伊戏剧般的人生,也正是这个人生成就了今天的陈薪伊。
结语
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传承,不一样的选择,“2012中华文化人物”庆典顺利结束,舞台的帷幕缓缓落下,但是在中华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这些获奖人们的脚步还在坚定地前进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