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冲锋舟上做报道
8月9日晚23:40分,做完了整点新闻、华闻大直播、时事直通车和凤凰全球连线所有出镜报道,这个时候,经过了20个小时的路途颠簸早8:00到达到舟曲后就一直在忙着拍摄、编辑、传输、视频连线的雷宇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了。电话的那头,传来的是虚弱、飘渺而又小心翼翼的声音,“不好意思,身边的灾民和救援人员都休息了,我只能简单和你说说现在的情况”,雷宇先道歉,其实此时,不算北京到西宁、西宁到兰州、兰州再到舟曲辗转在路上的时间,滴米未进只靠一瓶水维持了一整天的雷宇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今天到达了舟曲,看到被泥石流冲毁的县城,那种破坏力让人震惊。尤其是看到遇难人员被挖出来,裹满泥的身体,亲人的嚎哭,心里是一种任何语言都不能描述的悲痛。”直白两句话,凝聚了雷宇第一天在灾区的见闻和感受。
黄金72小时不会缩短
雷宇曾经多次第一时间赶到灾难现场发回报道,但这一次,她清楚地知道,情况很不相同。和其他的自然灾害相比,泥石流的破坏性如此之强,它会造成瞬间的空气挤压和遇难者生存空间的减少,所以,它的救援难度也非常之大。

采访被困30多个小时获救的老妇
因为救援难度的提升,很多人都在担心,舟曲的“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是不是就会缩短?为此,雷宇采访了救援队的专家,当听到专家说“虽然救援难度要比地震等自然灾害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72小时’就会缩短,而且所有救援人员也还在尽全力搜救,争取能够救出更多仍然幸存的遇难者”,雷宇的担忧才稍有缓解,“毕竟,还有1000多人失踪,只要还有希望,就应该坚持的。”

采访武警司令王建平
泥石流发生后的第三天,挖掘救人仍是工作的重点,而且这将是最关键的一天,雷宇说。除此之外,舟曲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有堰塞湖的处理,虽然9日已经进行了四次爆破,水位有所下降,但堰塞湖的问题仍然严峻。而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10日开始也已全面展开,这几日舟曲将持续高温,不少救援战士已经出现了中暑的症状,包括一些遇难者的遗体,挖掘出来后都开始散发出一些异味,所以,防止大灾之后出现大疫也是舟曲目前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灾区急缺帐篷、衣物和饮用水
灾区的第一夜,雷宇是和灾民们一起在安置点度过的。那个安置点还算大,大概能够容纳200、300人,而像这样的安置点在舟曲一共有三、四个左右,灾民在安置点能够获得一些饮用水和食物,也能得到一些简单的医疗救助。不过,对于灾民们来说,现在最紧缺的是帐篷还有御寒的衣服。雷宇说,现在帐篷和被褥都很紧张,很多人晚上睡觉都没有被子盖,她和摄像、技术也是靠随身携带的衣物凑合着过了一夜。虽然白天舟曲的温度还比较高,尤其是在帐篷内,甚至会感觉闷热,但晚上的时候就只有十几度,还是比较凉。现在已经立秋,过一段时间就将进入深秋,大多数灾民们逃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帐篷、御寒的衣物等,都是当下最最需要的。

《华闻大直播》中连线
除此之外,灾民们紧缺的生存物资还有饮用水。在走访几户灾民家的时候,雷宇就发现,部分灾民家已经恢复通电,但因为水源的毁灭性破坏,干净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特别紧张。9日,武警官兵特地从舟曲7公里外引来山泉水,不少自泥石流发生后一天多都没喝到水的灾民才终于能“润润口”了。喝的水紧张,生活用水就更不用提说了。在灾区行走了一日的雷宇,身上沾满了泥巴,湿湿的,黏黏的,但也没有办法清理,雷宇打趣说,“生平第一次,裤腿裹满泥巴就入睡。”
后记:

采访雷宇的时间很短,因为感冒发烧,嘴巴里长满水泡,再加上一整天的工作,她说话已经有些费力。随身携带的食物都是干粮,不方便吃,也没有时间吃。天气预报说,舟曲这几日高温,而到周四,将开始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所以,接下来会面临怎样的状况,还不明朗。祈福舟曲,希望灾区人民可以尽快渡过难关,也希望所有救援人员、媒体工作者,平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