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篇三:第五大文庙韩城文庙,璃璧、古柏、马桩

标签:
韩城文庙万仞官墙琉璃旅游 |
分类: 晋鲁秦豫冀 |
韩城值得称道的是旧城新城分离,至少从初衷上是要保护老城的文物。老城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城文庙和韩城城隍庙。从司马迁祠一路下坡2公里就进了老城,打听一下学巷,很快就找到了韩城文庙。
韩城文庙号称是全国第五大孔庙。按照门口牌子的说法,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
韩城文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洪武四年(1371)大规模重修扩建的,还带有明显的元代风格。中轴线长180余米,现有主体和配列建筑共22座,计78间。不管怎么排,是14世纪以来中国西部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古建筑群,规模和保存都超过了名气远在其上的武威文庙。
文庙由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5个主体建筑和4个紧密相连的院落组成。
文庙外有木结构牌坊两座。东坊上书有“德配天地”,西坊上书“道贯古今”。由“贤关”、
一进门就能看到著名的万仞官墙,雕有体态生动、琉璃放彩的5条龙,形象逼真、叹为观止。这种带有琉璃的宫墙好像是韩城的一个特色,其他地方不多见。两边有鲤鱼嬉浪砖雕,风急浪高,鲤鱼腾跃,这飞龙跃鱼,寓有英才辈出之意。


棂星门是每个文庙不可少的正门,这里自然也不会少。其门为悬山式,由3座木牌坊组成,五昂重拱,补间辅作分七、五、三朵,饰以龙凤、仙人、狮马、花卉等。立柱直通屋外,俗称通天柱。顶饰琉璃盘龙,花卉套筒和宝葫芦攒头。

顶饰琉璃盘龙

过此门,进入第一大院,院内古柏参天。门前有泮水,水上有泮桥。院东西两侧有对称的更衣亭、“致斋所”,这是祭孔前净心浴面、理衣整冠的地方。两边对称的6座牌楼,分别记载着历代重修该庙的概况。

穿过明伦堂,来到第四院,拾级而蹬即为“尊经阁”。台高3.65米,阁为重檐歇山顶,周有四廊,明楹十八,补间辅以华拱,琉璃雕花脊,鸱吻而尾卷,结构恢宏,颇具气势。绕台而望,古城风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韩城市博物馆的所在地,馆内陈列了历代珍奇,无有断代。共分文物精品、古代工艺、历代名人、石雕、石刻和临时性5个展室。
其中最多也最有特色的是拴马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