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城篇二:魏长城,最早的长城

(2012-02-03 10:54:52)
标签:

韩城

赵氏孤儿

长城

魏长城

少梁

分类: 晋鲁秦豫冀

http://s16/middle/61f11f8atb806b1eb0f8f&690


司马迁祠旁边3公里是魏长城,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城南10公里处的城南、马陵等13个村都有魏长城遗址,我们路过的是城南村。韩城境内的魏长城,北边是断崖,紧靠芝水河谷,村村有遗迹,几乎是连成一线。全长约22公里,城南至马陵段保存最为完好。


 

这个地方有长城,因为古时所在的少梁是古渡口、古战场。史记记少梁事多,战争十七处。公元前757年晋文侯灭韩侯;公元前718年左传桓公12年,梁伯(梁国君)受了周桓公的命令,与貉仲、芮伯、荀侯、贾侯联合讨伐晋国的曲沃武公;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塬之战,晋君惠公被俘,河西归属于秦,秦占据260年;魏用吴起夺秦河西之地,魏占据55年;公元前354年,秦国越过魏长城,夺取了少梁。公元前330年,河西彻底归秦所有。


 

魏抗秦,从韩城的黄河崖畔到洛河岸边筑长城,为东西走向。借鉴了早期韩长城和老少梁城的部分构建了今天看到的魏长城。魏长城的前身韩长城是韩侯(非战国七雄的韩)为防止晋国从东北方面侵扰,沿韩原边境筑长城。这是我国最早为防范侵略而修筑的长城。


韩城市芝阳镇有部分的魏长城其实是韩长城,几个特点城墙呈弧形,夯土层薄厚极不均匀,其他地段的魏长城夯土层均为10厘米左右。

  

还有部分是借助了梁长城,其实就是老的少梁城。城墙大体是依川塬地形,用土夯筑而成,从芝原到韩城路上路过的西少梁村就可以看见一段,还树立着一个市保牌。保存还算好。东西横着一段千米开外的城墙,将塬头割切开来,从中望去是被切割下的是梁国的属地。城头的千尺崖下,依然是黄河涛涛流水。站北南眺,其间是有名的芝川黄河渡口,有这段天然屏障连接两端城头,古梁国便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弹丸古国了。不过,由于梁国对外先是朝秦后是亲晋的国策和对内奴役的政治,还是导致了历史上第一次奴隶暴动的发生。梁国经营了近130年,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

 

 



少梁城遗址


http://s2/middle/61f11f8atb806b1800771&690

http://s15/middle/61f11f8atb806b1ae240e&690



城南村的魏长城遗址。《韩城县志》记载:“魏长城在马陵庄,因山就涧,逶迤甚远。此城址处处有之,合阳、澄城断陇不一。魏惠王十九年所筑。”

 




http://s11/middle/61f11f8atb80690874fea&690

http://s10/middle/61f11f8atb80690b80669&690


秦晋之好也始于这里的梁伯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晋献公卒因骊姬作乩,其儿子夷吾逃奔梁国避难。夷吾在梁国的四年间,梁国君主梁伯国把自己的女儿梁嬴嫁给了夷吾,并生有男、女两个孩子;男取名圉,女取名妾,这样,梁伯国成了晋惠公夷吾的丈人,晋怀公圉的外爷。这段两国之间的婚恋,便成了“秦晋之好”之说。


梁伯国与秦同祖,姓嬴氏,前期亲秦,后期又与晋关系密切。秦晋婚恋之后,国事往来又有扩展。梁伯国把自己的一个叫敬的儿子留在梁,把另一个叫爱的儿子移居晋国。爱的后世子女梁弘、梁由糜、梁益耳先后成为晋国的大臣,效忠晋君。历史上把这段婚恋关系称为“秦晋之好”。后来,人们泛指两事合璧或两事相宜称之为“结为秦晋之好”。


 

 

此外,韩城是赵氏孤儿的发生地,所以韩城古城九郎庙保存较好,忠臣,元代剧作家纪君祥根据这一史记故事写成了赵氏孤儿杂剧,后被列为中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传说的赵武为了报恩,死后与程婴、公孙杵臼埋在一起。这就是司马迁祠不远处三义墓的来源。

 


 

但这好像仅仅是故事。《赵世家》、《史记》卷四四《韩世家》称屠岸贾灭赵氏家族一案,是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十五年后,亦即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又复立赵孤儿赵武。但《春秋》、《左传》、《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以下简称《晋世家》)等所记不同。《春秋》鲁成公八年载:“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左传》同年条记载此事更为具体,其云: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原、屏即赵同、赵括,武即赵武,成季、宣孟即赵衰、赵盾。《左传》并记赵同、赵括被杀是在鲁成公八年(前583)六月,时间更加具体。《晋世家》景公十七年条称:“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

 



韩城三义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